3Q中文网 > 埃兰 > 第一百零一章 试制生产线

第一百零一章 试制生产线

推荐阅读: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埃兰 !

    洪森睡了醒,醒了睡,小猪一样的被灌注着饲料(知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地球上的魏槐也一样的感受,在地主老财沐佑仁的威压之下,如牲口一样双眼含泪,紧赶慢赶的把生产资料弄了出来,至于心里是骂娘还是庆幸,就不得而知了。

    洪森位于郊外的小工坊,魏槐如死狗一般趴在铁皮桌子边上,面前放着一摞子a4打印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和图表,沐佑仁站在另外一边翻着。

    “总算是弄出来了,昨天老狐狸可是都快跳脚了。”沐佑仁刷刷刷的翻完,拍着桌子上一摞子打印纸,感慨的说道:“你说不就是这几百张纸嘛,咋就这么的累呢。”

    “废话!”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魏槐爆了,顶着两个黑眼圈,涣散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沐佑仁,“老子学冶金的,这丫的全是化学和电子学的玩意,一边查资料一边捣腾,能给你弄出来就不错了,你还叫老子咋办,又不是死胖子那牲口,脑袋里一套套的玩意。”

    “吼吼,我不也是工科生,现在也不是mba考出来了。”沐佑仁做仰天长啸状,一副文青派头,说道:“安啦,安啦,赶快睡觉去吧,今天养好精神,明天还得去南埠市试改造生产线来着。”

    “我靠那个鬼鬼的,你丫的那个草鸡mba也好意思拿出来说,连盖的章子起来都像是萝卜刻的。”魏槐四处瞅瞅就想踅摸个东西扔过去,可惜地面很干净,气的又趴回桌子上,嘟囔道:“你丫就把老子当牲口使唤吧,老子累死了,你还使唤谁去,哼。”

    “没事没事,地主不长命,牲口活千年。我的朋友,时间就是金钱!”

    “靠,学啥不好,学绿皮,当心变蛤蟆。”魏槐跳起来,把自己摔倒角落里的沙发上,“明天说啥都不去,我要休息两天,丫的现在啥都是双份的,好走,不送。”

    “双份不好,人民币都能下小崽子了……”

    魏槐三秒不到就传出了鼾声,沐佑仁轻手轻脚的收起资料,然后上了楼,魏槐累,沐佑仁也不清闲,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太多,让老狐狸继续叫吧,会叫的孩子有糖吃,但也有狼来了的故事。

    三天后,精神抖擞的沐佑仁和魏槐拎着一大包东西来到了南埠市正祥光伏的门口,第一条太阳能帆板生产线就将在这里建成。

    “蔡叔,就等了,这是魏槐,我们的发明人,工程师。”

    “你好,小魏,第一次见面,你这技术不简单啊,把我们都震的不轻。”

    “呃,蔡叔,您还是叫我鬼鬼吧,所有人都这么叫,都习惯了,叫我小魏,有时候还真当叫别人呢。呵呵,这技术是意外所得,我是学冶金的,这东西能研究出啥来,不过是运气罢了。”魏槐摸着脑袋,有点腼腆,技术人员的通病,沐佑仁一脸恨铁不成钢,这情商,不被老狐狸吃了才怪。

    “呵呵,好吧,鬼鬼,”蔡老狐狸一脸的笑容,“技术总是起源于意外,能把意外变成常态就是能耐啊,多少人都把本该有大发现大发明的意外轻易放过去,你能成功就是胜利者,我们商人可不过程。”

    “哪里啊,我最多是个运气,这东西也不是我一个人弄得……”

    “好了,蔡叔,快点开始吧,您不是已经等两天了嘛,呵呵,对不起啊,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只好稍微休息了一下,否则精神跟不上,会出篓子的。”沐佑仁赶快打断,再让老狐狸忽悠下去,弄不好小鬼鬼会把自己卖了。

    “好吧。”蔡正祥似笑非笑的着沐佑仁。

    “走吧,先去车间,时间就是金钱!”沐佑仁老神在在,脸皮厚的连红都不红一下。

    “走,带你们去车间,不用担心,大刀阔斧的折腾吧,反正有了你们的这套技术,我那车间也可以砸了。”

    一行人向内走去,厂区坐落在郊外的山区,占地面积相当不小,而且绿化相当的不错,得出,蔡正祥很注重环保,一般很少有工业主会在这种地方花这么大力气。

    “我们的硅锭是买来的,但后续所有步骤,从切割开始到系统集成,都是自己完成。”

    “那边是号车间,主要是硅片切割,有八台多线切割机,产能不仅可以供给自己,还可以代人切割。”

    “二号三号四号,是电池生产车间,切割好的硅片送到那边,除损、制绒、扩散、刻蚀、沉积、丝印、烧结、测试,都在这里,共有十二条生产线。”

    “五号六号七号车间,是组件封装车间,前面生产的电池片,在这里封装成常见的那种太阳能电池板,十六条生产线,年产能大概400mw。”

    “后面的八号车间,是我新上的一条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原以为以后肯定是薄膜电池的天下,现在吗,可以省了。”

    “再后面的九号十号就是仓库,生产好的电池板会存在这里,等待出货。”

    一路走一路,蔡正祥把大概的生产流程介绍了一遍,给沐佑仁和魏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蔡叔,你们的系统集成呢?”

    “系统集成实际上就是应用,我叫他们系统开发部,不在这里,在上京,这里只是我起家的地方,其他的城市还有国家,我也有十几个厂子和公司。”

    “哦,难怪,我还想就一个500mw的厂,怎么可能成为光伏第三名。”

    “当然不可能,我全部厂子产能加起来有2400mw,”蔡正祥自豪的说,然后神色又黯淡了下来,说道:“可惜的是,现在经济环境不太好,各国的太阳能补贴都开始消减甚至取消,所有的太阳能企业都开工严重不足,我这里也是,基本上只有一半在开工。”

    “呵呵,现在不怕了。”沐佑仁拍拍手里的包说道:“有这个,只怕产能不足,不怕卖不出去。”

    “哈哈,那是当然,仰仗你们了。”

    “彼此彼此。”

    “两只狐狸!”魏槐暗想,的后背都发凉,以后必须防着这两个家伙一点,别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鬼鬼,剩下的就你的了,工艺文件都齐了,先试生产一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没有。”

    “嗯,不过蔡叔,”魏槐对着蔡正祥说道,“这里的多数机器都没有用啊,有用的那些也必须得经过改造才能用,而且材料绝大部分也没有,必须得重新采购,数量很多很杂,今天先找几个工人培训下把,等材料到齐,设备改造完毕,不过我们专利还没有申请好,这个人选必须得选好。”

    “听你的,一会我把采购科长叫来,要什么尽管跟他说,保证周全,买不到供不好,就告诉我,我找他麻烦。”蔡正祥大手一挥,大包大揽,“至于人手,这个放心,我亲自抓,保证不会泄密,更不会掉链子。你们远道而来,先休息休息,下午开始吧。”

    “那行,我不客气了。”魏槐也不客气,点头应是,然后跟沐佑仁两人一起向着厂内的招待所走去。

    下午,蔡正祥安排好人手,然后对着所有的工人再次叮嘱了保密条款,并当着魏槐和沐佑仁的面签署保密协议,然后就拉着沐佑仁向市区赶去。

    魏槐留下,开始进行培训,当然,现在还谈不上生产流程,而是设备改造,魏槐是野路子,洪森也是,很多光伏上的东西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没有这些熟练工人技师,这些机器也玩不转,魏槐负责的是提出要求,而工人技师负责解决问题,最后拼凑成一条生产线。

    不要觉着这么折腾好像很不敬业,实际上很多生产技术,都是这么一点点来的。太阳能帆板是个新东西,市场上不可能买到任何有关的设备器材,一切都得自己造出来。魏槐和洪森原本的手工流程,跟工业生产是完全的两码事。

    实际上魏槐和洪森在小工坊制作的工艺文件,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框架,仅仅只是罗列了材料、配比、指标、流程等等,但真正应用到实际上,由于本身所学跟太阳能光伏压根不沾边,很多东西都得调整,像管理、质检、工装等等,这些都得根据具体实在的工具和设备来,不是拍脑袋就能定下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实地拼凑出一条生产线来的原因。

    不仅仅如此,最后还得自建一个太阳能发电厂,作为验证工程,等从原料开始到最后的系统集成全部验证通过,产品工艺文件才算是定形,以后所有的操作和调整,都要以这份文件为准,这就是所谓的标准。

    最后,就是把工艺确定过程中,修改的也好,自制的也好,各种所需设备清单和图纸发到各个电子机械生产厂商哪里,订购设备,铺设或者改造生产线。

    魏槐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这些事情,机械、重复、琐碎、繁杂,但一点也不能漏,也不能打折扣,这就是工业生产跟小作坊的区别。

    至于沐佑仁,现在跑去市里,是去注册专利,拉老狐狸一起,是为了狐假虎威,老狐狸的正祥光伏发展有限公司,在这南埠市可是一个利税大户,十几年的经营,各方各面都得给点面子,专利局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