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埃兰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海耀武之舰载机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海耀武之舰载机

推荐阅读: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埃兰 !

    吓唬人的计划就此展开,高层们这次似乎是打定主意了,要吓死人不偿命,沐罗洪魏四人都可以想象得出,一个长数百米,重几千吨的大家伙飞在空中,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眼珠子恐怕都能瞪掉吧,哈哈!!

    为此沐佑仁,罗德,魏槐,还有洪琳,都很有兴趣,或者说恶趣味,于是都愈加的忙乱起来,不过,虽然有一说,身体好,脑子好,记忆力好,但是骤然进入未知的领域,门槛这个东西,也是让人头疼的。

    魏槐和罗德还好,魏槐是地效航母的总设计师,虽然大部分工作是小九在做,但魏槐也是从头跟到尾的,以现在的记忆力,不说熟极如流,但欠缺的也就是管理规范,指挥条令这些软件方面,硬件问题对魏槐来说是不存在的,这些东西,以魏槐的学习能力,安排好时间稍微学习几天也就完事儿了。

    罗德更不用说,对他而言,喷气式战斗机老掉牙了,自打小九迈入成熟期后,第一时间就把完整版的“指挥官系统”(就是那套从埃兰带回来的那套《战舰指挥官培养教案》虚拟系统,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都回忆名字都半天,结果还记错了,郁诅……)安装上了,大气层,外太空,就是恒星、黑洞里也溜过弯,打过滚,现在重新捡起喷气式,无非就是背背教程,摔上几次罢了,几天搞定,轻松之至。

    沐佑仁和洪琳就头疼了,沐佑仁的六研在进行政务整合,事情一堆,洪琳的再生液,也在实验的关键流程,更头疼的是,这两位根本没有一点驾驶经验,只有摔机经验……“指挥官系统”里一堆残骸可以作证。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路路都有……好吧,不广告了,有得有失,只要别太强求,事情还是能解决的。

    罗德最清闲,抓回来当牛使,沐佑仁花费两天时间灌输了一通,就塞到六研行政部美其名曰分担工作,洪琳虽然抓不到人替代,但是再生液项目组里,还有一个大boss存在,韩裴琳,虽然有点对不起老人家,有拿人当牛使的嫌疑,但好在时间短,也算搞定了。

    纷纷忙忙的,就到了地效航母下水的那天,白云飘飘,彩旗招展,记者观众人头涌涌……这是不可能的,天气确实不错,彩旗也有一排,但人不多。

    按理说这种跨时代的产物,应该大书特书一番,但奈何,今儿是去吓唬人的,特殊使命,要求保密,人多了怎么行,一旦下水就要马上开赴南沙了,所以除了几个挂着金星的将军,就是制造这艘巨型船舶的工人和工程师来给这艘巨舰送行了,当然,人不多,但不妨碍热闹。

    乒乓,西域干红碎裂在船头,顺着导轨,轰隆隆的响动,巨大的船身滑入水中,溅起巨大的浪花,瞬间欢声雷动,掌声、喊声、嚎叫声,响成一片。

    咻~轰~~~

    蓝白涂装的舰载机闪电般低空掠过,喷射蓝炎,跨越音障,激起阵阵的白雾,如雷鸣,如虎啸……

    还是实话实说吧,不在现场,这话听起来很带感,很有科技范儿,但如果人在现场,谁这么说,魏槐打算啐他一脸,一天听八回,人都恨不得能把耳朵给缝上,还感觉?这冲击波可以客串玻璃刀,知道不?这噪音,可以造出一打的聋子,知道不?

    还好,有种传说中东西,可以让人无视于这种不适感——兴奋,振奋,亢奋,随便啥奋,有个专有名词,叫精神胜利法,通常出现在新手初哥身上。

    例如,周围这些工人们,虽然是造航母的,但是舰载机飞行,还是低空掠过玩花式,却没多少人看到过,掩耳张口之余,还跟傻子似的又跳又叫。

    外行看热闹,内行就看门道,来参加下水仪式的南海舰队司令员,蒋维先,诧异的看着天空掠过的古怪战机。

    蓝白涂装就不说了,海航常见颜色,飞机外形酷似歼-20,身躯庞大,机腹呈船型,上部扁平,双斜垂尾,两侧梯形进气道,采用鸭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这都跟歼-20很相近。

    但是,歼-20机翼后部是平直的,它则是大梯形剪尾,看起来更像f22,只不过给去掉水平尾翼,驾驶室后下方的小鸭翼,这是歼-20的特点,五代机中独一无二,但鸭翼都是后掠,这架飞机居然是前掠式,而且明显的大,从没见过这种怪异的布局,这不明显增大雷达反射面积嘛。

    一系列的变动,让整个飞机看起来就像个不规范的字母“x”,或者说举手欢呼的“人”,怪模怪样很扎眼。

    “这是什么机型,怎么从来没见过,新开发的?怎么鸭翼居然是前掠式的,有什么用意吗?”蒋维先扭头,问身边的魏槐,说道。

    跟蒋维先几乎统一步调,边上南海舰队的几位舰长,听到了问话,也一起转头看着魏槐,等待着答复,南海舰队是华国第一个配备航母的舰队,对于舰载机等相关问题,关心是难免的。

    谁料,蒋维先刚问完,还没听到魏槐的回答,飞机呼啸着冲向高空,又猛地一头扎下,仿佛堕落的星辰,与大地飞速接近,近地300处,机翼猛地大张,速度急剧的下降,连续几个翻滚后,奇迹般的又变成了头朝上,喷射出长长的蓝色尾焰,开着加力,再次冲上天空,特技一样的飞行,顿时引来了一阵阵的狂热欢呼。

    “靠!”看到了这种杂耍一样的机动动作,蒋维先瞬间就大爆粗口。

    开什么玩笑,居然是变后掠翼飞机,现在居然还有变后掠翼飞机,开哪国的玩笑,这样的飞机操控性是好了,但能超音速巡航吗,能隐身吗,难道说,这根本不是舰载机?而是什么实验型号?

    所谓变后掠翼,是因为在飞机设计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高速,就得要用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也就是说,锐三角形,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这同时会导致机翼效率不高,简单说就是升力不够,这很好理解,机翼面积小了,这样的飞机,速度快是快乐,但同时也放弃或削弱了低空低速性能和短距起降性能。

    后者还好,无非是机场条件要求高点,但放弃低空低速性能,要知道,一旦陷入缠斗阶段,速度基本都会处于音速亚音速之间,高度也都是千米到万米间徘徊,放弃这一段的性能,就代表着一切依赖导弹,放弃了近距离战斗。

    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有人提出了变后掠翼,高速的时候,折叠起机翼,扩大后掠角,低速的时候,扩展机翼,加大后掠角,这样就同时拥有了高空高速和低空低速的优势性能,米格23,f-14,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也只有米格23和f14那一代飞机使用,然后就再看不见了,为什么,因为变后掠翼优点很多,但是结构复杂,操纵麻烦,维护困难,成本高,故障率也高,更要命的是,复杂的变翼机构让飞机变得很重,f-14达到了33吨的重量,这也算舰载机的一个奇葩了。

    自身重,携带的载荷就轻,再加上复杂的变翼机构还限定了飞机的外形,隐身等一系列性能的提高,所以变后掠翼流行一段时间后,就很快被抛弃了。

    当然,现代的飞机设计,也没有抛弃这一点追求,只不过通过采用双三角设计,鸭翼,跨音速面积率曲线设计,大边条设计,翼身融合技术等现代技术,放宽了静不稳定度,让机动性,敏捷度都有质的提升,不同速度的机动性能平衡得比较好,于是很好的弥补后掠翼的不足,使的飞机获得非常好的性能,而又避免了变翼飞机的诸多不足,所以才让变翼这种复杂设计就彻底进了故纸堆。

    可那天上的,是怎么回事?眼花了?那机翼确实是变化了啊!

    蒋维先指着天空,恶狠狠的盯住了魏槐,大声道:“变后掠翼?”声音充满了惊讶。

    “是啊,变后掠翼,怎么了?”魏槐奇怪的看着这个老头子,很明显的事情,这老头子傻了嘛。

    “得,是我问错了,那是变后掠翼……靠,我是说,怎么会采用变后掠翼?”没说完蒋维先自己先明白过来,赶忙又问了一遍,“这样它的隐身性能不会受影响吗?能超音速巡航吗?还有自重,它自重多少?最大航程能有多少?”

    舰载机无限追求大航程和滞空时间,毕竟航母虽大,却不可能跟陆地相比,带的油料有限,而且航母在水上飘着,目标在地上摆着,航程越大,选择越多,发挥的功效也越大。

    这就要求舰载机要轻,要轻,绝对要轻,不管是f35还是j15,其最大起飞重量,都要比f22,j20之类的路基战斗机差得多,起码差5吨以上,那这架飞机的自重是多少呢?看到变后掠翼,蒋维先不太乐观,自重越大,代表燃油和武器的携带量就越少。

    尽管变后掠翼会导致很好的升力,很好控制性,甚至能加大滞空时间,但是弹药量不足,这是要命的,而增加的那点滞空时间,弄不好还没有燃油携带量减少影响的多,怎么会是变后掠翼?!

    “呃,能不能问题少点……算了,我从头说好了,这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引起的。”魏槐搔搔脑袋,对连珠炮一样的问题,表示压力很大,“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架飞机跟现有飞机完全是两回事,它是第一架全电驱动超音速战斗机。”

    看蒋维先好像又要有问题喷来,魏槐赶快比划出暂停手势,制止了一场灾难,对耳朵的灾难。

    “这款机型改造自j-20,虽然是舰载机,但跟f-35和j-15不同,它属于重型战斗机行列,正式名称是j-21a,双发单座,航程4200公里,战斗半径1800公里,升限19200米,最大速度2.2马赫,巡航速度1.75马赫,比j-20略慢,机长21.20米,机宽11.93米,机高3.20米,主翼展9.2米~14.33米,主翼面积最大时约73平方米,跟j-20差不多,鸭翼展2.70米,动力系统是新研制的dws-03电动涡扇发动机两台,可以提供2x55~156千牛的动力。

    需要说的是,电动机不像燃油发动机,它可以任意调速,可以获得更灵活的动力,甚至空中停机也无所谓,这不像燃油发动机,一旦停机就会很危险,必要时,可以可以直接关掉发动机,以获得有效的减速,甚至单侧启动,配合方向舵获得巨大偏转扭矩,更快的转弯。

    不过也有缺陷,电动机的爆发力不足,它必须要平滑上升下降,虽然经过调较,这个过程并不慢,但是比燃油发动机的爆发力,还是有很大不如,空战时需要注意。”

    “j-21a?”蒋维先皱皱眉,问道,“那就是还有其他型号了,是什么?”

    “后缀a代表滑跑起飞,后面还有b、c、d三个型号。b型是电子战型号,取消了武器舱,强化了能源载量,速度,升限,还有滞空时间,并换装了更大功率的雷达系统;c型是垂直起降型号,不过能耗太高,载重量和航程较短,前途不怎么看好,暂时放弃了;d型是双座教练机。”

    “那它的航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边上一个30来岁的年轻军人,忽然插口问道。

    说他年轻,是因为周围的人,最年轻也要在40岁上下了,几位主力舰舰长更是在五六十岁开外,年轻的基本都是副舰长,或者大副,将来的预备舰长。

    这位显然也不例外,魏槐目光移过来之后,蒋维先指着年轻人介绍道:“呵呵,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瓦格良的飞行大队队长,李三田,跟你一样,年轻有为的很呐。”

    (丫的,写成瓦良格了,以前为了防敏感,特意改成了瓦格良,结果自己都忘了,晕死!当然,现在改成了辽宁舰,不过名字如此定,就延续,大家当没改吧。)

    “呃,你好。”魏槐打着招呼,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飞行大队大队长?一艘航母上,与舰长齐名的家伙,居然这么年轻,这让魏槐没有想到,但很快,魏槐就收回了目光,年轻也没什么不好嘛。

    “是这样的,”魏槐开始介绍,说道:“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机体的航电系统基本没有太大改动,还是继承了j-20的设计,不过,内部计算机全部换装了光路设备,而且软件方面也经过了针对性的优化了,所以虽然还是原本的设计,但是处理速度和计算冗余都大大提升,从综合性能来看,提升还是很大的。”

    “提升能大到什么程度?”李三田继续追问。

    “基本上,纯以计算机处理速度,像回馈分析,照射锁定,以及追踪速度,锁定目标数量等方面来看,比我军现在的空警3000预警机相差不大,当然,由于雷达方面的差距,在扫描半径,扫描范围,扫描精度等方面,还是没得比的,而且,空警3000现在也在筹备着换装光路机,一旦换装完毕,这性能差距就更大了。”魏槐回答道。

    魏槐的回答,让李三田不由得撇了撇嘴,搞什么啊,战斗机跟预警机能比嘛,有必要比嘛,一个业余,一个专业,甚至造价也没得比,空警3000一架,机体加电子设备,造价近3亿米元,这什么j-21a,按照国情,怎么也不会这么贵吧。

    这消息虽然没预想的好,但一样让人振奋,实战中,攻击机会通常只有一两次,只有两三秒,其他时候都是在搜索、分析、锁定,被甩脱,敌人也不是木头人,然后就得再扫描,再分析,再锁定,如果计算机占据优势,那么这个过程就快,就代表攻击的机会会多,这一样的空优。

    不能先敌发现,那么先敌攻击也好,不是吗?飞机的价值,一半在机载设备,机载设备,都是计算机控制的,包括导弹。

    “我没问题了。”李三田一个敬礼,然后后退了一步,把自己隐入人群。

    “魏工,你继续介绍,这种飞机的续航能力如何,空战机动性如何,看他用的变后掠翼,而且鸭翼也很怪,应该有特殊用途吧,还有,它的重量是多少,载弹量又是多少?”

    蒋维先接过话头,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对飞机的兴趣,一时间远远超过了正在被调试的地效航母,毕竟地效航母在他看来,只能用在特种作战中,如现在,而在常规战争中,地效航母的作用远远不如常规航母,毕竟地效航母只有四架战机,常规航母有四十架战机,战力差太远了。

    而舰载机不同,可以用在地效航母上,那同样可以搭载到常规航母上去,看刚刚介绍的性能,其性能远远超过了现在的舰载机j-15,毕竟j-15是轻型战机,跟重型战机在航程,载弹量,滞空时间上,没得比。

    “哦。”魏槐点点头,说道:“j-21a由高密度电胶原体驱动,电胶原体不同于航空燃油,一般情况下是一直保有在战机内部的,而且能量充满与否,重量变化并不大,所以战机的常规重量较大,扣除电池组,空重11吨,加装能源舱后重20吨,之所以采用前掠鸭翼,变后掠翼设计,也是为了抵消这种重量带来的机动性损耗,毕竟,飞机越轻,机动性越好,燃油会消耗,电池可不会。

    j-21a采用了前掠鸭翼,变后掠翼机翼,所以机翼升力很高,其不损失灵活性的条件下,空战重量就可以达到28吨,几乎跟j-20相当,当然,最大起飞重量就不如了,j-21a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2吨,比j-20要低5吨,毕竟这是舰载机,不过,由于没有燃油拖累,弹药的携带量实际上并不比j-20低,反而略高,j-20是11吨,j-21a是12吨,只不过,最大载弹量的时候航程略短,这个没办法,不过反过来,空中充电,要比空中加油简单些,这算是好处吧。”

    “为什么不把太阳能帆板加上去,这艘地效航母,好像就是因为使用太阳能帆板,所以续航能力极强吧。”忽然有个人,指着靠岸调试的地效航母,问道。

    “哦,”被打断,魏槐一滞,然后解释说:“能装,但得不偿失。j-21a的机翼总面积不过73平方米,全贴上太阳能帆板,发电量也不过刚够飞机航电系统用,但飞机本身的航电系统,其耗电量和发动机耗电量比是1:874,微不足道,贴上太阳能帆板后就无法使用沙皮反射材料涂层了,会让雷达反射面积由原本的0.03平方米,增大到1.21平方米,所以取舍下来,就放弃了。”

    蒋维先狠狠蹬了冒失的家伙一眼,驱动二三十吨的重型战斗机升空,傻子都知道这电动机功率巨大,怎么看也不可能是航电系统能望其项背的,如果说这问题是普通人问的,还有情可原,丫的,航母就在南海舰队,居然还有人不知道飞机起降的能耗,回去得好好的收拾一下这家伙。

    “我继续了,”魏槐打个招呼,继续说道:“j-21a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特制的银铜合金插头外接充电,从零刻度到充满,需要大约12分钟,这是因为地效航母的弹药整备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彼此匹配。”

    “整备这么快?!”一个50来岁的大校军官,惊讶的插了进来。

    这人魏槐认识,见面时,蒋维先介绍过,华国第一艘航母瓦格良号的先行者,舰长张争,大校军衔,出身于东海舰队,护卫舰舰长,是个很能耐的老家伙。

    魏槐笑笑,耐心的解释说:“嗯,地效航母航速快,一切整备都得放到内部进行,所以内部就很狭小,没有多少人活动的空间,所以,地效航母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动机械手来动作,人只是做辅助,所以整备就快了,这些一会儿大家可以去看看。”

    “能复制到常规航母上吗?”张争追问。

    “能,但没必要,这套设备太复杂,地效航母只有四架飞机,所以可以这么做,如果同时进行十几架飞机的整备,这套设备并不比人快不说,维修维护就是天大的麻烦。”

    当然,实际原因并不是这个,再复杂,只要有效果,军队是不吝啬于装备的,实际原因是因为航母几年后就得全部退役,改装根本没必要,现在舾装台上的,以及你个铺好了龙骨的航母都已经停建了,何况在运行的。

    不过这么一说,张争就点点头,不再说话了,魏槐再次笑笑,然后继续被接二连三不断打断的话题,说道:“除了外接供电,战时时间紧张的时候,j-21a还可以弹开能源舱舱盖,直接更换整套电池组,这样在时间周期上就会减少很多,大约5~6分钟就可以再次起飞,不过这点时间,大概也就够换装空空导弹的,而且,这需要设备,地效航母空间有限,没有装,只能用外接供电的方式。

    一次充满电,j-21a可以滞空大约3.5小时时间,比j-20少了半小时,至于性能……”魏槐忽然停下,嘴角抿抿,仿佛笑,又仿佛恼火,然后才说道:“j-21a完全电控,这让它有了很多的可能性。它的变后掠翼不是联动的,而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理论上双翼可以单独活动,用编程来控制不同步的伸展和收缩,这让它根本无惧与失速螺旋。其发动机是电动,所以转速调节尺度非常大,而且可以单独调整,一个出力大,一个出力小,甚至一个停机一个开也没问题。再加上前掠式鸭翼,变后掠翼,提供的相对巨大的升力,以及因此而来的操控性,所以有个混蛋的疯子,用这点作出了不少疯狂的动作。”

    魏槐说到这里,指指天空上下翻飞的蓝白色战机,说道:“刚才的动作看到了吧,那就是其中之一——零点螺旋。借助机翼连续不规则转换,还有发动机的矢量动力,可以让俯冲快速变成横向的翻滚,依靠空气阻力,可以在三秒内,把速度从音速降到零,然后再依靠发动机喷口的偏转,在机头朝向方向,选择任意一个角度再开加力回升。理论上,1100米内,就可以横向漂移1200~3000米距离,并且完成0~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转身,没有任何一种导弹,任何一种飞机,可以这么玩。”

    蒋维先无语,玩出这个动作的,不是疯子也是疯子,如果不是知道了虚拟舱的存在,这么不要命的家伙,第一件事不是表彰,而是关他禁闭,甚至直接让它退役,这见鬼的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严重的违例。

    谁都知道,飞机的最大过载是9g,为什么,因为这是地球重力加速度,不是飞机不能达到更高的过载,而是人只能适应这个速度,超过了就会死亡,否则现在都在发展无人机干什么,1100米,从音速,1224公里/小时,减到零,然后回转,这怎么想过载都远远超过9g了。

    不过,天上飞机还能飞,还能玩花活儿,那就是说人没事,人没事,也就是说肯定没过9g,虽然想不明白怎么做到的,但是存在即合理,到时候直接问问不就行了,要是所有飞行员都能学会这一手,不说百分百避开导弹,但起码生存几率上升十几个点。

    现在的导弹都是多重锁定,过载高达30g~40g,远高于战机的9g,所以不论是高速对冲或者追尾,一旦进入其不可逃逸射程,单靠机动几乎无法规避,必须干扰和机动同时作用,结合起来规避。

    但是,现代导弹的抗干扰性能越来越强,不论是什么时候,大过载机动,依然是保命的最后杀手锏,尤其是在隐身能力,和雷达追踪能力不足的一方,灵活如指掌的机动,就是生存的保证,这简直是为华国空军量身定做的。

    想到这里,蒋维先忍不住也打断了魏槐的讲述,猴急似的问道:“这种机动的要求高不高,普通飞行员能不能学会,如果能,学会大概要多久?”

    很明显,拐沟里了,看着兴高采烈往沟里跑的蒋维先,魏槐无言以对,都有点不忍心说出残酷的现实了,毕竟对方是在为飞行员的安危考虑,不过,该说的必须得说,再美的梦,也是梦。

    “普通飞行员没有一点可能,”魏槐摇摇头,非常的直白干脆,就怕留下了一点隐患,说道:“罗德身体素质比一般人高太多,差不多高出近一倍,所以不能作为一般例证,这种机动,过载达到了14g以上,一般人绝对做不出来。”

    “怎么可能?”蒋维先眼睛一突,然后神色暗淡,不可置信的看看天上撒欢的飞机,再看看魏槐,而对话给边上的几位舰长听到,几乎也是清一色的,先兴奋再沮丧,然后一脸的不可思议。

    “意外事件,没有可复制的地方。”魏槐简单的说了一句,就不再多说了,转而继续介绍飞机,以期能移开视线,“因为是从j-20改装来的,所以各种挂载武器,跟j-20相同,机腹一挺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360发,四个挂载点,两个内置弹仓,可以装pl-21、pl-12d、pl-10、pl-8空空导弹,还有雷石6精确制导滑翔炸弹,这些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说独特的东西。”

    魏槐从口杯里沾了些水,在边上的一块铁板上画了起来,j-21a的大概外形很快出现在铁板上,在水干掉之前,魏槐在机头和机尾各画了个圈,点了点,说道:

    “这两个地方,装了两套锐角激光近防器,这是一种超强的激光发射器,原理我就不说了,机密,现在还没解密,我只说说它的性能和作用。

    它能发射三次,两套也就是六次,发射范围是前后各44度角的锥形,射程大约10公里,所以它的作用不用说,就是近距离防御导弹,作为诱饵,机动都无效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有的空空导弹,基本上只要击中一次,就会被破坏掉,高温会烧毁掉导弹的芯片,并引爆炸药,他也可以对付大型的反舰导弹,来保护地效航母,看体型大小,大约需要攻击一次到两次才能烧毁,当然,对敌方战机也有效,不过,10公里的射程,这个效果就不用指望了。

    整个攻击过程不需要人干涉,只要方向对好,雷达开启就行,整个锁定-攻击流程,需要花费1.3~1.8秒时间,机载光路计算机,有一半的容量是为了它工作的,毕竟这算是诱饵、机动都无效后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捕捉,然后击毁。

    以现在的最快的空空导弹,老毛子的r-37马赫6的速度来算,10公里大约需要5~6秒的时间,算上机动,时间还会拖长,所以足够把三次攻击全部用掉,如果三次还不行,认倒霉吧。”魏槐耸耸肩,觉着这样的家伙,是上帝预定的,人间无法干预。

    刚说完,齐刷刷的,魏槐给一群狼围住了,一个个眼睛放绿光,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套东西的功效,魏槐左右看看,就知道会这样。

    “唉,有啥话,就问吧!”魏槐很干脆,摆出一副绝对配合的样子。

    “我就问一个,”蒋维先作为舰队的总司令,当仁不让,伸出一根手指,铿锵有力的说道:“这个激光……激光近防器的拦截率测过没有?”

    “当然,没测过,怎么会放到飞机上。”

    “多少?”

    “r-37没试过,因为我们没有,但我们的pl系列导弹,还有进口的,如r-27,r-77,怪蛇iii,sd-10等都试过,以pl-12最难拦截,基本上拦截率在95%上下浮动,按计算机推演模拟,r-37的拦截率,大约会在83%左右,老米的aim系列,拦截率略高,达到92%,毕竟aim的速度慢点,一般来说,有这套系统,配合它的高机动性,j-21a很难被击落,除非运气太糟糕,诱饵,机动都没效果,激光也没打着。”

    一番话,引来一片抽气声,李三田作为航空大队大队长,第一个大声的叫出来,说道:“司令,要装上,一定要装上啊,司令!!”

    “不用你说。”蒋维先大吼一声,然后回头,笑得一脸褶子,魏槐一阵恶寒,“魏工,您看,这j-15改装有难度嘛?”

    没问全换装j-21a,因为新战机,又是全电驱动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考验才可能上舰,这是常识,而j-15,虽然性能不如j-21a,但却经过了时间考验,再说,改造总比换装便宜,作为舰队司令员,这经济账,也必须会算。

    “理论上,改装问题不大,这激光近防器是单独备弹,能源不从机载能源舱走,而且体积也不大。”魏槐早就知道,会有人这么问,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不过,j-21a的前后专门开了弹仓,j-15要装也一样要开弹仓,飞机上可没有无用的部件,真的要改装,必须得从头对j-15进行系统的设计,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我们还是等地效航母海试完了之后再说吧。”

    魏槐说完,果不其然的看到一群失意的人,是啊,忘记这茬儿了,飞机不是模型,想动,必须要前面留有改装的余地,不是随便能动的,否则摔下来也不奇怪,可谁会给激光器这东西留下空挡啊,又不是未卜先知。

    “也只能这样了。”蒋维先一抚额头,但旋即,又恢复了坚定,这东西太重要了,不就是改装嘛,难道还比设计难了?大手一挥,“不管了,海试完了,我去找沈飞,一定得让它改装出来。”

    魏槐耸耸肩,不置可否,飞机不好动,改装起码得两年,两年后,你还能不能看上j-15还是个问题呢!

    ——————————————————————————

    ps:修改一遍,就是20分钟,本还以为能在12点前搞定来着,唉!!

    万字,就分了,麻烦,头疼的是,万字都还没讲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