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 第六步:教育一个人说了算

第六步:教育一个人说了算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

    现在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一致化原则,就是家庭内部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家庭和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思想也要一致,更广一点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www.Pinwenba.com

    问题是,在这么多人、这么多机构都参与的教育中,到底是谁说了算呢?作为母亲的你,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吗?面对众说纷纭,你能理出自己的思路、守住自己的目标吗?

    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时,会造成管理漏洞,让孩子“溜”出去……

    后来有一次,我在院子里找不到他们,打电话问,知道他们没去爸爸那里,就很着急,很担心,转来转去地找。正好街坊的一个男孩从电子游戏厅出来,看见我的样子,就说:“开心他们俩在玩游戏呢!”我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游戏厅里人满为患,都是半大的小子。四周全没有窗户,灯光也不够明亮,有人还在抽烟。我第一次进来这里,污浊的空气让我不敢正经呼吸。我穿梭着,观察着,进到里面的时候,还没看清楚状况,就听见一个声音说:“哎,开心,你妈妈来了!”顺着声音看去,我才发现,在一个小屏风后面大概一个课桌那么大的地方,挤着几个孩子在玩双人赛车游戏,开心拿了一个手柄,正不安地犹豫着,不舍得放下。丁点躲在哥哥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这些孩子都是院里的,游戏厅的老板也不是生人。我不想当着外人教训孩子,就冲着他们俩喊了一句:“走!”然后就转身先走开了。我料想他们也不敢不从,不许玩这种游戏是我早就订下的规矩。

    老板看出我生气了,就满脸笑容地跟我说:“他们俩第一次来,没玩多久。也便宜,才5块钱一小时,我还可以给他们打八折!”我这才想起来问:“他们该交多少钱?”老板赶紧说:“交过了!已经给了。”

    这就更奇怪了,他们居然还有钱。

    回到家,开心还是推说:“爸爸让我们玩的,他给的钱!”

    我不禁生气,难以压抑。我费心费力地管教孩子,软硬兼施地防范他们迷上电子游戏,想不到他摆明了和我对着干。他不至于愚蠢到分不清是非吧,这么做显然只是用孩子来显示他的权威不能被忽视吧!

    我静了静心,理了理思路,这才打电话过去。

    我说:“你今天给孩子钱,让他们去玩游戏了,是吧?我知道你这么做不是想不到对孩子的危害,只是想让我看到你也有权教育孩子,是吧?我们不能拿孩子作筹码来较劲,你直接说吧,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不到回答是:“什么?我让他们玩游戏?我根本不知道。”

    “那钱是谁给的?”

    “开心说你不给零花钱,他爷爷给的。”

    天哪,问题还复杂了!给不给零花钱的问题、私自去游戏厅的问题、健康和安全意识的问题,还有撒谎的问题。如果这回处理不当,很显然还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们就会在我还没有和所有的人团结好的时候,滑出我的控制范围了。如果这孩子脑子里装的是乱七八糟别人的思想,做的是我不欣赏的事,我还有兴趣再去管教他们,为他们的教育负责吗?

    可是,从哪儿入手呢?和爸爸、爷爷、奶奶达成共识,哪有那么容易?将来还会涉及其他人,叔叔、姨姨、姥姥……怎样和所有的人团结起来呢?

    最好早知道

    求同存异团结各种力量

    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难题,目的是领导所有的能影响孩子的亲人达成一致,向着一个目标培养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结构不同,父母的教育背景以及思想水平都不相同,但总得一个人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如果能在孩子出生之前,甚至组建家庭之际,就完成这个任务,最理想了。可是很多人都不能,甚至孩子都长大了,出了什么问题了,依然不能完成这一步。

    要点之一:简明扼要地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

    谁都想要一个理想的孩子,谁都有自己评价的标准。但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还是要明确且统一的。所谓教育的一致性,主要就是指目标一致,而不是说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都一致。

    通常父母能够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但也有的家庭中,这个任务由更上一辈的人完成。

    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要简明,能够成为处理具体事物的指导原则。比如我总结出来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

    第一,孝顺

    第二,健康

    第三,有一技之长

    这三点,按照这个顺序,就能完整地表达我对孩子的期望了。

    每个家庭都可以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不需要参考国家的统一教材,只需要负责任地为孩子的将来、家庭的将来打算就行。如果你迫切地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那把取得博士学位作为第一目标,也未尝不可。

    最不理想的情况有两种:

    父母(甚至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在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权利上明争暗斗,谁都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思想,不肯让对方主导。

    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都不敏感,没有想到要提出什么目标。

    这样一来,不管孩子在生活和学业上受到什么样的照顾和教导,他的心灵依然是“放羊”式的成长着。负责他的牧童睡着了,他就更可能“走丢”了。当你睁开眼看见孩子的思想跟你的期望南辕北辙的时候,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这是个什么社会!”其实是父母自己先放弃了教导的权利。

    要点之二:有效传达到相关人员

    这一步做起来可能需要技巧,尤其是新妈妈向孩子的爷爷奶奶传达这个思想的时候。我发现在我们的社会模式中,人们习惯于瞎聊天,却不擅长真正有意义的正式的沟通,尤其是涉及到思想和情感深层的内容。所以,传达这个相对正式的主题,可能需要利用恰当的时机。

    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孩子的亲人都是希望孩子好的,这也是我们要团结他的基础。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提出的目标要有信心,能够经得住反复的推敲和质疑。如果坚持

    不住,被问倒了,那也不是什么问题,为了孩子,为了避免以后更多的争执和矛盾,就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吧。

    达成一致也许需要时间,作为核心的这个人,需要掌控整个过程。不管多复杂,到孩子3岁的时候,需要接触更多的人和环境的时候,全家人应该团结一致。

    要点之三:言行一致维护原则

    目标不是拿来讲的,是要解决问题的。家庭内部遇到不同意见,就要按照目标的优先顺序,逐一核对是对是错。而且,孩子出了问题,有了偏差,也要按照目标判断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这样才有轻重缓急,才能有条不紊。

    事情向来难在执行,这一步才是最终反映核心人物的领导能力的。想要担当此重任,不光是有爱心就行的,还得有些智慧和韧性。

    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独立发展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我们不仅对孩子有个理想的期待,对我们和孩子的母子关系有个理想的期待,对于孩子和父亲的相处我们也一样有个完美期待,希望他们形成理想的父子关系。在这三个期待中,惟有一个是我们插不上手的,就是他们的父子关系。当我们尽心竭力地培养孩子、建设理想的母子关系时,对于另一方如何与孩子相处,我们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指指点点是难免的。

    同理,父亲对于身边的这些事情,也怀有自己的理想,难免也会指指点点。

    这些指指点点引起的矛盾也不能忽视,我就曾经为此烦恼好几年。洋洋的爸爸妈妈个性更强,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在外人面前也不能相让。

    洋洋妈妈热衷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很长时间都跟我在一起带孩子。她理解自然教育的概念很快,而且很彻底,应该是思想里有这个底子。洋洋的爸爸是律师,思维严谨,冷静客观,虽然也由衷地爱孩子,支持让孩子自由发展,但论到具体事上,两个人却经常不能一致。在我们相处的几年里边,他们俩争论不断。刚开始围绕孩子的培养目标辩论,内容之丰富、言词之激烈,让我们这些家长耳目一新。大概有一两年时间,结论才最终定下来。可接下来还是争论,怎么回事呢?原来就是洋洋爸爸爱指指点点。

    有一天我们约在地坛的荷花展区一起玩,到了时间他们母子还迟迟不出现。后来就见洋洋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每当他们俩争执得不可开交,洋洋妈妈就会使出这招“杀手锏”:“你觉得我不会带孩子,你就自己带吧!”

    洋洋爸爸黑着脸,一到地就对洋洋说:“玩去吧,一会儿我得出去一趟,你听阿姨们的话,别乱跑,中午之前我回来接你。”洋洋巴不得没人管他,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上午我们在荷花缸里找田螺,每个孩子都有收获,很开心。快到中午的时候,洋洋妈妈急急地跑来,一脸的不高兴,拽着洋洋就走。洋洋没玩够,使劲地挣脱,大声喊:“我就要玩,就要玩,你根本不懂得小孩子的心思!”

    这可不像是孩子的话,我猜想是洋洋爸爸这样说过。

    洋洋妈妈脸色更不好了,但是没说话,只是伸手拉孩子。

    可巧母子俩拉拉扯扯的时候,洋洋爸爸也跑着来了。问也没问就数落开了:“你就知道跟孩子较劲,怎么让孩子放开了玩呀?说一套做一套,也不懂得跟孩子交流交流。”

    洋洋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反驳说:“就知道挑我的毛病,你把孩子一个人撂这儿算怎么回事?有本事一个人把孩子带好!别再麻烦我。”

    洋洋爸爸:“我要是有时间,就自己带着洋洋,一点也不用你!”

    洋洋妈妈:“我带的时候,你能不能离远点,我也一点都不用你!”

    后来他们就真的这么解决了问题。凡是洋洋妈妈带孩子的日子,洋洋爸爸再也不发表意见了。每个人都按着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相处,不再干涉别人。其实他们俩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已经没有分歧,放弃对对方的理想化要求之后,一家三口终于和平共处。

    最好早知道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个最简单的家庭中,也存在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三种关系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孩子成长的基础背景。孩子3岁以前,母子关系发挥最大的影响作用;3岁以后,随着孩子心灵世界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对整个家庭关系都开始有认识。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将影响到孩子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在父母一方强势的家庭,三种关系都受制于同一个人,容易达成平衡;但是在夫妻双方实力相当的当代家庭中,家庭关系往往不容易真正和谐。这个根源就是夫妻双方对家庭关系的不同的理想化要求。

    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想法往往被忽视,不构成和父母意愿的冲突,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家庭关系也有越来越明晰的强烈的期望,他不仅仅希望父亲如何对待自己,母亲如何对待自己,而且还希望父亲和母亲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他才满意,他才安心。这时候家庭关系更加复杂。

    俗话说:当局者迷。我们整日处在这个网络中,为关系理不顺而感到烦恼时,不如就采取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就像洋洋的父母所做的——就是让各种关系独立发展,放弃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相处

    的期望,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最直接的就是最有效的,减少了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了别人更多的自由和信任。关系简单了,心也单纯了,既然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是家庭的一部分,就全盘接受吧。哪怕他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照顾不好孩子,那他依然是孩子的父亲,他有一颗值得信赖的充满父爱的心。他们父子俩如何相处,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交由上天来决定吧。

    在一个家庭里,能做到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操心惯了的我们,恨不得用无处不在的关心和提醒把所有的人纳

    入

    理想的轨道;甚至已经不在一个家庭了,还会为孩子如何跟另一方相处斤斤计较。我所见的许多单亲母亲,就是经常埋怨:“他居然跟孩子说那样的话,也不想想后果,我要是也像他一样,我们孩子还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呢?”

    停止抱怨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怎么说话做事,是他的本性决定;你怎么对孩子,是你的本性决定;如果因为对他不满意就违背自己

    的本性模仿他的做法进行反击,其实就舍本逐末了,做出这样的事,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该对他负责。在一个家庭中其实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如果已经分离,那就更不用操这心了。孩子有这样的父母,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相处之道。谁也不需要为别人之间的交往负责任。

    很多的冲突和烦恼,其实就是来源于过多的干涉。

    我们爱他,就给他相应的建议,但不要妄图指挥他;如果已经不爱,也不要干涉他,守着自己的本分,做一个好母亲就够了。他是不是好父亲,让孩子来判断吧,在孩子心里,自有公道。(同理适用于爱操心的父亲)

    要不要上幼儿园?

    要当“说了算”的那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在家庭里,因为母亲的重要地位,很容易做到说了算;但是孩子逐渐长大,到了“应该接触社会”的年龄,面对纷纭的社会潮流和一浪压过一浪的教育理论,你还有什么准主意吗?你有自信让孩子跟随你的“主意”吗?

    开心刚刚3岁的时候,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我决定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按照我的计划自己来教育他、照顾他。后来丁点也一样,没有上幼儿园。这8年间,我接受的质问不下100次,从孩子的爸爸到爷爷奶奶、到叔叔姨姨、到楼上楼下、到居委会主任,到陌生的热心人,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理解我在想些什么。一些挺要好的同学甚至跟我正式地辩论过,只是这些反面意见哪一条也不足以引起我的动摇,反而在不断的质问下,我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3—6岁是孩子的心灵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而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又必将影响这个发展过程,所以,决定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如何教育是件大事,做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就不能只是跟随社会的潮流和习惯,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家庭的实际情况,综合地决策。

    我当时的决策能提供一些参考,过程不必赘述,在这里只把“上”或者“不上”幼儿园的理由综述一下,最终的意见大家自己总结。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如果你这样去问一个正在送孩子入园的家长,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人家都上呗!”“该上了!”

    我会觉得作为成年人给出这样的一个回答有些可笑,也有些不负责任,而事实上,我问过的家长中,有80%回答的第一句就是这样的。这么做的人,等于根本没考虑过。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有“到了3岁得上幼儿园”这种强大的社会习俗,我做了不少求证。最后追溯到幼儿园出现的历史。果然,最初幼儿园在西方工业社会的出现,不过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无力抚养众多孩子的难题。因为儿童聚集便于研究教育,才随之吸引学者加入,有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幼儿园这种教育形式在上个世纪之初传到我国,曾经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风气,深入人心,但因为成本高昂无法普及,在大众心里的地位犹如今天的高档奢侈品:虽然搞不清它到底有多么好,但总有莫名的崇拜和向往;解放之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劳动,政府出面建设幼儿园和托儿所,是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她们从贡献家庭转为贡献社会和国家。至于提高教育水平,和国外一样,也是个副产品。

    对比来看,现在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已经改变很多了:孩子不再多得看不过来了;家里也不像以前一穷二白,比不上幼儿园吃得好、玩具多了;妈妈也不再是个文盲,不如幼儿园阿姨是个幼师毕业的了。还要送孩子去那儿,图什么呢?

    观念落后啊!还守着建国初期的思想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是要犯错误的,是要吃亏的,亏的就是孩子!

    ★家里能学什么呀,到幼儿园学点知识,将来好上学。

    这大抵还算个理由,只是把该全面接触生活现实的好时光用来圈起来学抽象的知识,有些可惜。

    不信大家可以搜搜看,那些在知识上、学问上、一技之长上,成名成家获得国际认可和奖励的名人,有几个是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而且,从上个世纪以来,真正有见地、有建树、有影响的思想家、科学家越来越少了,是不是跟孩子们都圈到幼儿园规范化培养有关系呢?

    ★幼儿园老师都是专业的,作息规律、饮食科学,孩子在那里将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

    这是人们对幼儿园的一个理想化要求。很少有家长能目睹幼儿园里面真实的生活场景,所以这个幻想一直都存在。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坚信幼儿园比孩子妈妈水平更高,原因可能是她们年轻的时候,相对于半文盲的妈妈拖着一群孩子的生活,幼儿园还算是个时尚、高档的教育方式吧。

    ★孩子上幼儿园,母亲就能上班了,工资除去幼儿园的费用还剩下不少,还算划算。

    经济如果对家庭是第一重要因素,那孩子这么处理也是没有办法。可奇怪的是我看见很多年轻的母亲,只能上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班,还不够孩子幼儿园的费用,这么折腾,实在有欠考虑。

    ★实在看够了,这孩子调皮死了,送到幼儿园我好省省心。

    有两位全职妈妈最后选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这个原因。从而也能看出带孩子有多累,亲妈都受不了了,所以只好送到幼儿园。但愿幼儿园的阿姨比妈妈更爱他。

    ★在幼儿园体验集体生活,将来合群。

    这是个莫名其妙的很流行的说法,合群相对于什么教育目标那么重要吗?如果连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您都没想过,那合群的重要性从哪儿起呢?好的性格有很多,不能瞅见哪一个就认为哪一个最重要,轻重缓急根据目标来确定才有意义。

    我为什么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为了给孩子更大的探索范围、更多的生活经验、更有效的指导。

    孩子长到3岁,心灵世界刚刚开始建设,从全盘吸收环境信息发展到能够有选择地吸收特有的信息,个性特征正在形成。这时候孩子有两个重要的需求:

    多见:

    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接触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吸收更多的原始资料,为以后开展学习和智力活动准备资料库。知识来源于生活现实,这就是最好的了解生活现实的阶段,丰富的全面的生活实践有助于上学之后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各种知识。比如孩子将来学习认字、写字,学习“瓦、韭菜、猪、瀑布……”,那么这就是让他见到这些事物的时候。知识跟记忆里的事物相关联,学习才有效果、有意义。

    多做:

    在这个阶段,伴随着心灵世界的迅速发展,孩子的主动探索本能处在关键的敏感期。一个敞开的、安全的、有吸引力的环境,能让孩子自发地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与环境的接触中,才能全面发展潜在的特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亲自做事情才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惟一途径,坐在那里光听和看,没有实践经验做底子,是引不起心灵的感悟的。

    我相信,不去幼儿园,我和孩子正常生活的范围也已经超过幼儿园的院子,何况我还能带孩子去公园、去商场、去银行,甚至去外地。

    幼儿园的一天生活是固定的,孩子从教室到食堂到院子到厕所,按着钟点走在这几点一线上,有些幼儿园甚至连喝水都是定点的,生活经验如此单调又刻板,怎么能指望长出一颗充满热情和梦想的灵动的心?

    在幼儿园里,两位带班老师面对十几、几十个孩子,会允许孩子自由地提问吗?他们能注意到孩子的真正兴趣和需求吗?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一个孩子吗?他们比我更愿意陪孩子海阔天空地聊天吗?

    ★避免孩子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心理创伤。

    在开心也“应该”上幼儿园的那段日子,我带他几乎去参观过和平里所有的幼儿园。我的思想准备是:如果孩子喜欢,不妨先上上看;什么时候呆够了,随时接回家。可是没有任何一家幼儿园通过这第一关,孩子不喜欢。

    一家私立的幼儿园,位置绝佳,就在地坛公园的东门,没几步就到。可是院子很小,估计摆不下几辆车。按照我的联想,他们应该是把地坛当成自己的活动场地了。可是我观察了几个月,从没有见到那里的孩子们在地坛活动(除却那一次装修提前放假外)。那么,这些孩子平时怎么活动呢?

    化工部幼儿园在我们那一片口碑很好,仔细问下来居然是饭菜好。我带开心报了名,也想沾沾光。可巧那天报名出来路过一个小班的教室,正好看见老师在喂一个孩子吃饭,那孩子一脸是泪,双手背在身后,坐得笔直,只有嘴随着老师的口令一张一合。那位老师显然着急了,大声地呵斥:“张嘴,咽下去!”开心吓得静悄悄地躲在我身后,大气也不敢出。这怎么行呢?

    另一家公立幼儿园场地开阔,而且铺了塑胶,很安全。开心很喜欢在他们的院子里玩,我想让他在这里上。报名之后高高兴兴地出来,开心一路小跑,走在我前面。眼看就要出大门了,突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位老师,会功夫似的一把就抓住开心的双臂,硬把他扯到幼儿园里面来。我正好赶过来看见,觉得很奇怪。开心吓一跳,已经涨红了脸在挣脱,开始哭了,看见我就大声哭起来。我忙问怎么回事,那位老师问清楚了我是家长,才知道弄了个误会,他以为开心是新入园的孩子偷着往家跑呢!

    我问:“孩子刚来都会逃跑吗?”

    他说:“胆子大的才敢逃跑,大部分都只是在教室里哭而已。”

    “是吗?那怎么办呢?”

    “有什么好办的?哭呗,过一阵就好了。谁也不可能哭个没完啊!”

    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孩子呢?这种经历难道不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吗?有什么理由非得给他这种痛苦无助甚至绝望到丧失反抗的经历呢?这种伤害又怎么才能抹平,让他恢复对母亲、对老师、对陌生环境的信任呢?处在不安和被动服从的状态下,孩子又怎么能有一颗自由、自信的心呢?

    ★信不过幼儿园的老师能比我更懂我的孩子、更有耐心地对待我的孩子。

    在幼儿园学知识一说,我更不能赞同。我认识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他们是我刚工作时教过的师范学校的学生,有些没能到小学,就分到好一点的幼儿园去了,很长时间我们都有联系。这些正式的幼儿园老师所学的东西,我很清楚。虽然有一些带孩子活动的技巧以及规范化方面比我所知更详细、更具体,但在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性、能力培养,尤其是设定特异化教育目标方面,他们不如我。

    面对一帮的孩子,他们比我更能控制局面,更有手段和威严;但是面对任何一个单独的孩子、单独的问题,他们不如我更有“魅力”、更有办法;尤其是面对我自己的孩子,我更不相信他们比我更了解他、更有耐心教导他。

    ★我有能力解决生活来源,不必要非得离开孩子去上班。

    在我熟知的那些家长中,也有几个愿意像我一样做全职妈妈的,可最后还是投降了。因为家里一个人挣钱不够花。我了解这其中的苦衷,因此很注意准备基金,在家庭关系濒临解散的时候我也不懈地寻求机会,抽空做些写写画画的工作,积累资源。最后到了一个人支撑全家的时候,我才能找到生活来源。当然,光有机会是不够的,要养活这两个孩子,我得真的能完成些像样的工作才行,为此我做了100%的努力,好在做到了。

    这是我的幸运,也是孩子们的幸运。不管其中有多少辛苦,总是为着自己的目标,心底里还是快乐的。

    为了弥补不去幼儿园造成的不足,我做了什么?

    ★饮食照顾。

    幼儿园的饮食可能真的比我做得好,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在开办托管中心的时候,我就特意让人去抄录各个幼儿园的食谱,注意比对研究,了解所谓的“好”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托认识的幼儿园老师买饭出来给孩子们吃,看他们的反映。最后,总算也学到些技术,在关键时候能做些拿手的饭菜。但我不肯把时间都用在这方面,我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就宁愿花钱雇保姆按照食谱做饭,省下我的时间多写点东西也就有了。

    我尽力弥补这个不足,但不能不承认,饮食照顾到现在依然是我的弱项。

    ★参加集体活动。

    不去幼儿园确实没有太多的和孩子们共处的机会,因为本来孩子就少,像我们这样“放养”的就更少。为了让孩子有伴,学会交往,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全职妈妈,这才有了地坛的“全职妈妈俱乐部”,这才有了后来的托管中心。

    ★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

    我看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并不排斥知识的学习。在恰当的时机教给孩子相应的知识,能够加深孩子对事物的印象,并且记得深刻,不容易忘。

    我尝试过教给他们各科知识,比较成功的几个方面是:

    认字:我不主张过早教孩子识字,但他们到了四五岁,会自发地要求认字。路边的指示牌、商铺的字号、玩具上的标识,他们都想知道。我不主动说,每次都是他们问到我,我才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喜欢认阱盖上的字,两个人最早记住的字都是“污”、“雨”、“水”。

    看地图:男孩子可能对方位本来就敏感。当我画地坛全貌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就能掌握比例的概念了;然后我简化景物,做成符号或者轮廓,他们也一样能看懂;最后我告诉他们上北下南的规律,他们就学会自己看地图了。

    其他的写字、画画、做手工,我都是跟他们一起玩,有我的带动,他们都学得很快、很快乐!

    经验之谈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孩子因爱而生,也因为有爱才能健康成长。那到了3岁,该上幼儿园了,他就不再需要爱了吗?知识、能力、纪律、自理真的那么重要乃至于可以舍弃爱吗?

    也许有人会反驳,幼儿园就没有爱吗?

    蒙台梭利说过: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而工作,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会因为他的工作而前进一步。

    在幼儿园里,我们能为孩子找到那位宁愿不要工资也愿意来教育他的老师吗?

    要做给别人看吗?

    如果我们有幸正怀有和街坊邻居一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一样的教育方法,那就没什么问题,大众的教育就是造就大众的人才,这个不必怀疑。孩子将来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社会的主流问题,会由国家统一处理(就像知青回城计划、“4050”援助计划以及正在磋商中的独生子女家庭援助计划),作为家长反而轻松了。

    但是还有一些人,有些不太一样的见解,愿意用另外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在我们目前这样思想还没有脱离标准化的环境中,就不可避免地遭遇质疑甚至批评和阻力。如果把那些意见当成对立力量,就会陷入烦恼和孤独。

    可是我没有,我认定一点,凡是因为我这样带孩子而提出意见的,都是关心孩子的热心人。不管他说得合不合我的心意,做的事是不是给我造成困难,我都不介意,而是要怀着感激的心,小心应对,不可激怒他们。因为说到底,孩子的教育还是我说了算。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明白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有多么不容易。

    2002年夏天,开心4岁,我带他去体验中央乐团办的儿童音乐启蒙班,我爱音乐,也相信音乐和孩子的心灵有更直接、更简单的联系,超出我的认识。我希望这个班能替我带孩子走入音乐世界,因为我自己外行。

    开心和我一样,满怀着希望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那个老师很有经验,一开始就放乐曲,节奏很强、跳跃感很强的乐曲,开心很喜欢,渐渐地就表现在脸上,然后开始动手、动胳膊、晃身体,有的家长开始议论,希望有人出面制止他。可是为什么呢?我不明白,就没管他。

    其他的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甚至面无表情,到底是没听懂呢,还是不喜欢?

    乐曲很长,有个孩子打了个哈欠;老师在巡视;家长在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有的还上前提醒:坐直了,抬起头;我在追忆这首乐曲从哪儿听过;开心还在摇晃着身体。

    一会儿乐曲换了,是一连串清脆的马蹄声,欢快极了。开心随着节奏开始敲打桌子,显然很喜欢。家长群中传出一片“嘘”声,我还是没打扰孩子;后来更是锣鼓喧天的乐曲,开心就索性爬到桌子上跟着手舞足蹈,就像他在家里听音乐时一样。其他的孩子目瞪口呆,纷纷扭头看自己的家长,显然他们被开心的表现弄迷糊了。那些家长发出明确的声音来:“这是谁家的孩子,还不管管?”

    课堂上老师最大,该我出面吗?

    老师也停下乐曲,吩咐开心:“下来,下来,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呀?家长呢?”

    难道孩子对音乐有反应不好吗?难道学音乐也必须排排坐、手背后吗?

    老师倒是能看出开心的好处来,只是那几个家长不依不饶,要挟道:“要是这个孩子参加这个班,我们就不报了。”

    老师为难地看着我,开心不安地看着我。怎么办呢?

    环境如此,最后我们放弃了这个机会,成全了其他所有的人。

    没有班上,不妨碍我们继续喜欢音乐。我们参加各种音乐启蒙课、合唱班、奥尔夫音乐训练,还有演唱会。不求学到什么,只求多参与。所有的一切,我旨在让开心自己领悟音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用音乐来表达什么,而不是从音符开始,教给孩子那些具体的技术。如果孩子喜欢这东西,自然会想到搞明白;如果他想用音乐来表达什么,自然会开始学习,那才是教给他技艺的时候。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不但需要一些有趣的事情,他们也想准确知道如何去做这些事情。准确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他们不断进行探寻的原因。在正式上学之前,培养起孩子对于某些事物的兴趣,比教给他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历程,在很多时候,开心都能发现我带他走的路子不同寻常。他也曾经问我:“为什么别人都不这样呢?”

    我告诉他,人和人的想法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环境和生活目的都不一样。自己要有明确的主意,想不清楚就宁可停下来,认真想;一旦想好了,就朝着目标走,不用参考别人。想学什么,就去学;想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自己满意就好,因为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别人来评判。

    开心很快就学会自己拿主意了。很多人都见识过开心下象棋的功力,后来有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劝开心报他们的象棋班的时候,开心就自己拿了主意。他不去。为什么呢?他说:“我对象棋没有那么多喜欢,能跟妈妈对阵,就足够了。”

    经验之谈

    教孩子在世事纷纭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一点更需要用“做”来教给孩子,而无需多说。你有自信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更多地接受你的影响吗?那处理问题就顺从你的意志。孩子总是能适应的。

    母亲的自信会影响到孩子产生相同的心态,眼见得母亲自信满满地从容应对一切质疑和阻力,一步一步坚强地按着自己的意志向前走,孩子从中学到的独立精神和敢于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不可估量。

    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我们向着理想的目标,辛勤地为他浇水、除草、松土、捉虫,尽我们的本分,可是依然不能料定他会长成什么样,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因为这种子来自上天,并不经由我们的选择。或许他跟我们来自同一处,但也许,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就如同田间的杂草,总是不断地冒出来。

    是我们不够尽心尽力吗?是环境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先天有些问题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吗?面对孩子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曾经自信一个人能带好孩子的母亲,也不免有些懊恼。而且正因为我们自己说了算,任何问题都不能像别的母亲一样可以推给幼儿园,只能怪自己,颇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这就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培养孩子所必须经受的考验,经受得住才能坚持下来。我就是这样的。

    丁点从出生就几乎没有离开过我,可我就是不明白他的乳牙为什么那么早就烂掉了。尤其是上牙,全都残缺不全,四颗门牙和两颗尖牙干脆就只剩下一小点黄牙根。我记得很清楚,2005年3月20日,我们乘车去山东的路上,他的上门牙掉下了最后一点白色的釉质,那时候他还不到两岁。我责无旁贷,该挽救孩子的牙齿,可是我又该怎么做?我又做错了什么呢?我咨询了专门的牙医,他们提醒的也都是我平时很注意的事情:刷牙、补钙、少吃糖。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清楚。这个缺陷是如此明显,几乎在任何场合都曾被人问起,而我含糊不清的解释又往往招来更异样的目光。我无奈地承受着这内忧外患,直到2009年秋天,丁点的第一颗恒牙出现。谢天谢地,这颗牙一切正常,又白又大,我终于摆脱了几年的忧虑。

    开心的身体发育倒没出现大的问题,可是这孩子敏感得很,面对陌生环境很容易焦虑又不肯说,常常出些意想不到的状况。

    他刚入学一个多星期的时候,班主任就在放学的时候向我告状,说开心偷同学的字典。人赃俱获,我无话可说,只好灰头土脸地带着孩子回家。那天晚上,我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很苦恼。开心做作业的时候就不安地看来看去,对着记事本直啃铅笔。我打开他的铅笔盒,结果发现几支铅笔连一支圆珠笔都啃嚼过了,笔杆坑坑洼洼不像样。而且,连他校服上衣的拉链,靠近领子的那一段都咬坏了。他焦虑得很哪。我想该跟他谈谈了,就问:“到底怎么回事?”

    开心垂下头低声说:“我不想花钱买……”

    这话让我心里酸酸的。

    最好早知道

    别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完美的事情总是不那么让人信服,完美的孩子也是一样。要么是家长过于粗心,要么就是孩子已经学会掩饰,反正我们不相信有这样的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了问题是个“不光彩”的事情,一有问题如临大敌,暂停所有的既定计划,集中全部精神来对抗、消灭眼前的问题。这样做下来,往往就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而顾不上去思索、满足孩子心灵发展的真实需求了。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清醒:

    一、树立“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的认识。

    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出现问题才是正常正在成长的儿童,就如同小树长树杈,怎么可能有不出杈的树呢?

    二、坚持按照对孩子的培养原则来区分问题的轻重,但在处理顺序

    上要分清缓急。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有限,有时候会为了解决问题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要只看事情的结果,还要了解事情的过程和孩子真实的心态。

    四、巧妙利用问题。

    不必害怕孩子出问题,不必一有问题就忙着修正。既不紧急也不严重的小问题,可以给孩子时间,让他尝试错误,吸取应有的教训。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大约是3岁上下)会特别自私,自己的任何玩具都不舍得给别人玩,很多家长为此烦恼,希望有办法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适合立即改正。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样做的后果,慢慢地领悟人和人交往的交换和互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