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 第七步:是大人伤害了纯洁的心

第七步:是大人伤害了纯洁的心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

    我有一个理想的假设,就是如果环境能满足孩子身体上和心灵发展上所有的需求,孩子就会毫无瑕疵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完美儿童。www.Pinwenba.com

    很多教育理论其实也是存在这个假设的。所以我们都相信,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培养孩子的环境先有了问题。而环境中最大的、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养育孩子的大人出了问题。蒙台梭利则更为直接地指出:

    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的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

    童年时受到的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影响慢性而且持续……这类心灵伤害一般是由喜欢发号施令的成年人在孩子自然成长中不断施加的压抑造成的。它通常与最能影响孩子的人密切相关,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所以,孩子是无辜的,是大人伤害了纯洁的心。

    不许打孩子

    我坚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被打,也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只有被打才能取得进步。大人有时候觉得孩子非打不行,更准确的原因其实是自己在教育上的无能。

    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打过我,他们甚至都没有真正打过我的哥哥。以前我只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脾气好,等我自己开始带孩子,才更深刻地意识到我的父母当年坚持不打我们需要多么强的意志力。

    我就做不到。如前所说,我在开心5周岁生日那天第一次动手打他,此后虽然很内疚,但也有几次动手的经历。我很清楚,我打他只是想尽快地结束我不想看见的状态,并不是完全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可是我当时心情纷乱,根本没有耐心真正地解决问题。我的怒火和责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恐吓作用,让孩子失去主张,只有乖乖地听话。我从开心的眼睛里能看出这一点。

    在我过得最不如意的一段日子里,我也曾打过孩子。之后我心态日趋平稳,就幡然悔悟,再也没有跟孩子动过手。我一直都清楚,我打孩子更多是源于自己不稳定的心态,而不是孩子有什么不可原谅。可是其他的家长呢?也是这个原因吗?

    2009年夏天,我和丁点约了一帮院里的小朋友一起在地坛玩。他就快入学了,心里正盼望又焦虑。其他的孩子全是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刚得着机会整天地疯玩,兴致都很高。正当他们热火朝天地玩足球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远处跑来,招呼也没打就加入抢球的队伍。一个高大的男人随即赶到,站在一边看着,应该是那个男孩的父亲。孩子们此时已经有了团队意识,相熟的小朋友喜欢在一起玩,对生人则很排外。我们这些孩子很快就达成一致,换个地方玩,其实就是为了甩开那个新来的。

    他们抱着球,呼叫着从牡丹园转移到月季园,一溜小跑,我们这几个家长都没跟上。那个新来的小男孩没有领悟到这层意思,拼命地追赶着。他越追,孩子们跑得越快,后来就不见影了。显然那个小男孩不熟悉地坛的情况,追到中间的银杏路上,见没了人就不敢乱跑了。

    小男孩追不到孩子们,非常地恼怒。对着追过来的父亲发起了脾气,又哭又叫又厮打。我们暗自庆幸,幸亏他没跟我们的孩子一起玩,要是不小心惹着他,还不好收场。

    那个父亲蹲下身说了几句,没什么作用。站起来又说了几句,还是一样。孩子嚎哭着,惊天动地,惹得路人都看过来。

    再后来,我看见那位父亲着急了,脸都有些红了,气冲冲的样子,好像在发警告,可还是没用,那个孩子倔得很。父亲伸出脚,踢了他一下。这下更完了,孩子的哭声更大起来,父亲的火气也随着上涨了,连续几脚踢过去,把孩子踢得东倒西歪。

    我听见父子俩的对话是这样:

    父亲:住嘴,哭什么!

    儿子:就哭。

    这个时候争执的焦点已经跟追不上我们那些孩子没有关系了,纯粹演变成了父子俩谁管得了谁的竞争。

    我眼见的以这种方式挨打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埋怨孩子倔强,不懂得看大人脸色。那大人呢?不也是一样倔强才有这样的事情?

    如果我们觉得因为孩子性格过于火爆就打他,有些说不过去的话,那另外有些家长还因为孩子学不会某样东西就打他,就更没有道理了。学不会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智力原因,或许是不感兴趣,“打”能解决哪一条呢?成年人滥用自己的优势,就到这个地步。

    科学新知

    孩子会因为心灵舒畅变得完美,而惩罚是一种束缚人的形式

    不管是像我那样因为心情不好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是像那位父亲以暴制暴,甚至是滥用优势“欺负”孩子,有一点是明显的,就是打人者本身

    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孩子改正缺点或者取得进步。这就是“打孩子”至今还在社会上能说得过去的惟一原因。

    这个善意的出发点甚至取得了孩子本人的认同,可是它的效果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对此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认识。

    首先,“打”是对孩子行为的否定,却不能教会孩子正确的做法。

    第二,“打”是对孩子心灵世界的破坏,他的自尊、自信、主动性和与父母乃至整个环境的亲密关系在被“打”中逐渐瓦解,心灵的发展停滞甚至退缩到前一个阶段。经常被打的孩子,心灵甚至会退缩到没有安全感的最初阶段,目光中闪着犹豫不安和焦虑,仿佛随时都准备逃跑的猎物。这个时候还想让他学到什么、改正什么,只是个表面功夫,进不到他真正的心灵世界里,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逃避惩罚,除此以外他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第三,感到“打”能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还会使大人陷入依赖,逃避自己负有的“教育”的责任,使亲子间产生矛盾。“打”确实能让孩子很快地服从,出现大人期望的行为,这个假象往往会鼓励父母们继续更严厉的“打”,而不去改进方法,争取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面临的困难并帮助他走出困境。孩子也因为“打”,误解父母只关注自己的行为,心灵世界就向父母关闭了。这样走下去,亲子间的心灵隔阂就产生了,很多父母到孩子出现严重的逆反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才感到惊讶,其实孩子的心灵发展成什么样,他早就不了解了。孩子一直默默地顺从,只是在等待长到足够大能够反抗而已。

    那么,面对孩子的执迷不悟,我们万般无奈,又手脚痒痒的时候,怎么

    办好呢?蒙台梭利说:对正常人来说,惩罚就是没有意识到个人力量的伟大,这才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源泉。所以,要改正孩子的错误或者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惟一的办法就是发动孩子本身的力量,让他自己想要这么做。

    比如孩子嚎哭不止,威逼利诱都无效,那尝试一下抛开现象,考虑一下他为什么哭?他想要

    怎么样?他为什么想要这样?我能不能帮助他达成心愿?能这样想才能找到问题的实质,才能走上真正解决问题的道

    路,这才是教育。

    教育者首先就要去了解孩子,有时候甚至先得抛开自己的不良感受,尝试去体会孩子的烦恼和痛苦,帮助孩子摆脱这样的困境,孩子才能获得心灵的舒畅。一颗轻松快乐的心自然地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向善的欲望,走出困境的孩子会因此获得心灵的进步,变得完美。

    “强迫症”?

    有时候大人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行为,却不是出于本心,甚至有些母亲还感到很无奈。

    2001年秋天的一个早上,我带着开心在北京“馄饨侯”吃早饭,一个清瘦的中年女人坐到了对面。她胸前挂着一个银色十字架,脸上平和,也有些忧郁。开心生龙活虎地吃完了一碗馄饨,又吃了一个糖饼。那个女人看着,脸上就显出羡慕和微笑来,我因为对宗教这件事有许多疑问,就主动和她攀谈起来:

    我:您看,我儿子有点太能吃了。

    她:能吃才好呢!你儿子多大了?

    我:已经3岁半了。

    她:3岁半就长这么高。我儿子都5岁了,比他还瘦小呢!

    我:你儿子吃饭不好吧?

    她:是啊。老是生病,说话也晚。

    我:哦,那是什么问题呢?

    她:我儿子很不幸。生下来只吃了4个月的母乳,我就上班了。奶奶给带到3岁,送到幼儿园,又老生病,就请了个外地的保姆照顾,可一直那么病恹恹的,从没见他像你儿子那么高兴地又吃又喝的。我就因为他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来。

    我:那你自己照顾他是不是会好一点?还是妈妈最容易了解孩子。

    她:那当然好了,周末我只带他一天,我都能感觉到他的进步。爱说话了,吃得也多一点。可是我一上班,一切就又恢复原状了。

    我:是你们的保姆有问题吗?

    她:可能是。她说四川话。孩子不爱说话应该跟这个有关系。

    我:这种情况,你该好好解决一下。

    她:我当然想。可是不上班怎么行呢?孩子的奶奶这样还嫌我挣得太少。

    我:居然有这样的事。这样的婆婆很少见了。

    她:从我一结婚她就不满意,因为我是外地人,她觉得她儿子应该找个北京本地的,是我高攀他了。平时就爱挑毛病,我要是不上班,那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我:你们和老人住一起吧?

    她:是。我要是在老家,自己能做主,就是比现在穷多了,我也愿意自己在家带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只要饿不着就挺幸福。可我丈夫就愿意跟老人挤在一起住,完全没有独立支撑过日子的打算。我能怎么办呢?

    真的是没办法,我听她这么讲都感到压抑和无助。她不敢自己掌控生活,甚至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因为她怕连目前的生活也失去,她觉得自己和孩子没有快乐是“受生活所迫”。

    我不赞同生活能强迫一个人的意志和精神。如果你不允许,什么人、什么事都不能妨碍你实现自己的意志,追求自己的快乐。关键是,为了这个你舍得付出什么。什么也不舍,当然就什么也得不到。

    受“迫”而自知是痛苦的,受“迫”而不自知却更是伤害孩子。

    以前常跟我们一起玩的还有一对母女俩,女孩叫田田,对谁都很友好,从不跟人争执。她的妈妈,长得高挑瘦削,也很温和健谈。时间长了,我发现她们母女之间有一些问题:田田对谁都温顺随和,惟独不愿意遵从妈妈的安排。不管妈妈说什么,她习惯性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嘛……;而她的妈妈,对谁都和颜悦色,惟独对田田经常横眉怒目,她的口头禅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拧啊……

    我不明白她们这么温和的母女俩,怎么偏偏就不能好好地说话呢?

    田田愿意跟我讲她的心里话,她说妈妈总是强迫她学这个学那个,从幼儿园回家以后的时间没有一分钟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就连周末,妈妈都给她报满了班,只有星期天下午这两个小时能到地坛来透口气。很多课她不想上,可是妈妈总是有说不完的理由让她乖乖地听话,因为“我说不过她”。

    我很同情田田,想跟她的母亲反映反映“民情”。想不到她妈妈果然很有道理,差点就把我给说服了。她妈妈说:

    “我怎么不知道她讨厌那些课,谁不想在公园里疯玩呀?可是那样行吗?现在竞争多激烈呀,早一天起步就多一分优势,我还不是为了她将来更有保障?她现在不懂没关系,我也不怪她,反正她得听我的安排,我不能让她由着性子玩。等长大了她就明白了。就算她不感激我也没关系,我是她妈,我得尽我的那份心。”

    我听着很感动,可就是觉得哪儿有问题。后来我才想明白:田田的妈妈,虽然很强势地决定着孩子的教育,其实只是受了社会潮流的“强迫”,并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意志。她完全接受外界环境的观念,为此甘心放弃自己愿意帮助孩子快乐生活的本心。这也是一种“强迫症”,只是强迫来自更宽泛更广大的社会环境,就让人误以为那是生活的真理,感觉不到“受迫”了。

    嘬手指

    我相信很多家长没有考虑过孩子为什么要听大人的话这个问题,当然也没有想到孩子还有和自己平等的作选择和决策的权利,因为我们社会的传统就是这样,家长被赋予无上的管理权,在古代甚至能任意决定孩子的生死。现在这样仅是管教管教,已经宽松多了。

    孩子生来就处在被管教的位置,当然不可避免地遭到“修理”,比如自己的疑问得不到解答、自己的喜好得不到尊重,甚至自己的行动都被安排。这种处境被社会一致认可,一直都不当作是问题。每一个人都从这样的童年走过,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养成了权威崇拜和被动服从的习惯。这就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有目前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

    想要孩子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心灵世界,当然需要力排众议,俯下身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发现孩子所受的压抑并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对外界的压抑有相应的反应。如果来自外界的压抑不能及时解除,迟早就会影响到孩子心灵的正常发展,形成心理创伤。这个时候孩子会有外在行为上的表现,如果仔细观察,是能够发现的。

    一、嘬手指。

    不会说话的孩子通常用嘬手指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这跟3个月开始的口唇敏感期内乱啃东西有明显的不同,孩子的眼神是悲伤而且不安的,全不像处在口唇探索期的孩子一脸快乐和满足。很多孩子出现嘬手指的情况是因为长期被父母忽视或者某些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二、频繁地眨眼。

    突然遭受强烈的批评和拒绝时,孩子会一时失措,失去反应能力,心灵的慌乱无助就表现在比平时更频繁的眨眼动作上。

    三、流泪。

    经常被否定甚至惩罚的孩子,内心会产生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和深深的自卑,这种痛苦随着一次次被伤害而堆满心底,在面临困境痛苦增加时会失去控制导致泪流不止;在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下,即重新获得尊重和爱护、身心完全放松时,也会因痛苦释放而哭泣。

    四、面无表情地沉默。

    如果哭泣改变不了孩子的处境,或者更加重他所受的伤害,孩子就会逐渐收敛所有的外在表现,面对不利的处境保持沉默,任凭怎么批评都不再有反应,好像充耳不闻。通常这种情况会更加激怒大人,但事实上孩子的心就像他的表情一样,已经躲在你看不见的角落去了。

    五、发烧。

    孩子的精神创伤有时候能转化为身体上的病痛,从而引起大人的关注,得到感情上的补偿。这个反应机制在心理创伤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每遇到挫折就开始发烧。识别这种发烧的关键是看孩子有没有伴随的其他身体症状,这种发烧一般是来去都突兀,没有更多其他症状。

    六、神经性腹痛。

    神经性腹痛也是孩子用来逃避不良处境的反应之一。这种腹痛也没有更多的伴随症状,但孩子的疼痛是真实的,有时候会痛出一头大汗。

    七、自闭症。

    有些孩子从出生之后就处于不利的环境中,正常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尤其是3岁以前缺乏正常表达和交往的环境刺激,会导致心灵接受不到足够的信息,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核心,只能被动地围绕仅有的一些信息发展,形成异于常人的独特的心灵世界,因为这样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有较大的缺陷,好像封闭在一个别人进不去的世界里,不能正常地独立生活,已经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叫做自闭症(也叫孤独症)。

    自闭症多在童年时期就能够被发现,治疗及时能逐渐改善,最终能够独立的生活和工作。

    自闭倾向儿童的特征性行为是:

    1.对外界声音没有及时反应;

    2.缺乏对同龄人的正常兴趣;

    3.恐惧、不接受环境的变化;

    4.对环境缺乏兴趣;

    5.语言内容单调,经常只是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不能适应正常学习;

    9.用动作表达需求;

    10.动作能力发展不平衡,有些部位的动作能力明显落后;

    11.对疼痛不敏感;

    12.躲避和别人的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哭闹,却不能指出原因;

    15.特别好动不能安静下来,或者根本不动;

    16.拒绝拥抱和肢体接触;

    17.不能分辨环境中的危险,不懂得惧怕。

    经验之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孩子的语言表达总是落后于心灵的发展,尤其是面临困境时,孩子更不容易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这不是父母们抱怨看不懂孩子的理由,因为相对于成人所习惯使用的语言,孩子有更直接更丰富的表

    达方式,那就是他们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应该就是针对孩子而言。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眼睛是透明的。如果你用心去看,完全能看见孩子那颗发展中的心。它的喜悦和痛苦是那么明显而真实。成人的爱护和帮助就像细心的保养和擦拭,能让孩子的心灵之窗永远明净,让孩子和环境之间相互理解,没有障碍。

    而没有得到关注的心灵,就会让窗户布满灰尘,从而关闭了和环境沟通的渠道,也不会让自己的感受透露出去了。

    想想看,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仔细看过孩子的眼睛了?

    那些不能阻止的粗暴行径

    我已经是个很有耐心的母亲,可是有时候也会被孩子的固执惹恼。我们想让他记住的规矩他不肯仔细听;我们苦口婆心讲了一通道理他却我行我素,让我们深感失败。怎么办呢?

    束手无策又缺乏耐心的家长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使孩子的心离自己越来越远;那些素养高一些的家长呢,就采取了下列看似“文明”一些的做法,虽然没有用武力,但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却一样严重。

    强迫饮食

    强迫孩子饮食不仅发生在对育儿所知不多的家长身上(就像我刚辞职带孩子的初期),也发生在那些过于重视身体发育从而严格限定饮食规律的家庭里,当然更可能发生在那些为别人照看孩子的个人身上或者机构里。

    强迫饮食包括两种:用不给吃饭惩罚或者胁迫孩子服从;或者孩子明明不饿、不想吃喝的情况下,强迫孩子吃饭。不给吃饭当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而被迫饮食的孩子,也一样很容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从而使营养得不到保证。不管哪一种情况,强迫饮食都会造成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损害、降低抵抗力,严重的还会引起厌食,或者身心疾病。

    强迫体验危险

    还有一些过激的家长,在多次警告仍然无效的情况下,会强迫孩子亲身体验危险,来增进孩子对危险的认识。我就曾目睹一位愤怒的母亲划着火柴烧在孩子的手指头上,就为了让孩子记住:不能玩火。

    我还曾经听说有人用针刺孩子的皮肤,警告孩子离针头线脑的东西远点;有人把孩子推到机动车道上,让他体会汽车呼啸而来的恐惧……

    为了避免危险而提前体验危险,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教育方法,反正我是没有用过。孩子陷在突然的恐怖和伤害中,引起的心理恐慌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印象深刻,难以消除。极端的恐怖经历甚至还会引起心理障碍,一见到类似场景就不能控制地陷入紧张和混乱,乃至昏厥,这就是恐怖症。

    危险对于孩子的伤害,本来就有两方面:身体上的损害和精神上的损害。强迫体验危险的做法虽然可以像打免疫针一样避免更大的身体上的损害,但是引起的精神上的恐怖如果得不到及时安慰和消除,却也影响很大,综合算起来,有时候甚至得不偿失。

    忽视

    我还见过一些母亲,因为没有办法应对孩子的执拗,索性就采取了“不闻不问”的忽视态度。甜甜的妈妈就经常采取这种做法来对付孩子。

    甜甜是个活泼外向的小姑娘,只是玩起来就有些疯,听不进去大人的话。那一次我们一起在地坛的健身区玩,开心和甜甜在山楂树上爬上爬下,高兴得不行。可甜甜的妈妈约好了下午有其他的事情,所以到中午时分就着急起来,不停地催促:“走吧,不是说好了玩到12点吗?”

    甜甜玩得上瘾,一个劲地央求:“再等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大约如此过了三五个回合,甜甜妈妈发出最后通牒:“那你自己在这儿玩吧,我跟人约好了就得去,我先走了。”

    甜甜骑在树杈上,若无其事地应了一声:“好吧!”我想她根本没听见妈妈说的是什么。

    她妈妈就真的走了,气鼓鼓地,都没跟我打招呼。

    甜甜还在玩,我只好担当起临时妈妈的角色,要不还能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那天孩子们玩到几点才回家,因为我一向不戴表。开心已经饿得不行了,一出公园就嚷着要吃饭。甜甜虽然才4岁半,但是已经知道控制自己,没跟着要吃饭,只是央求我送她回家。

    我当时很忐忑,不知道她妈妈会不会在家。幸好,她在,只是脸色还是不好。

    甜甜一进门就喊:“妈妈,我饿了!”

    甜甜妈妈像没听见一样,进了卧室,关上门。

    甜甜饿得要哭了,大声喊:“妈妈,我要吃饭!”

    屋里传出来一声吼:“喊什么?自己管自己吧!以后你的事都别找我!”

    甜甜妈妈说到做到,此后几天内都不理孩子,自顾自地买东西、吃饭、出来玩。甜甜只好蔫蔫地跟在妈妈身后,局促不安地看着妈妈的脸色,一副讨好的样子。

    我想甜甜妈妈当时只是把“不理”当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可是孩子不一定能理解这一层,她甚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生气。当孩子发现母亲变得冷淡、粗暴而且不在意自己的时候,她会由于恐惧而百依百顺、步步追随,但同时对母亲的信赖、依恋感情以及由此建立的安全感却受到了伤害。

    我确认这一点,是因为看出来甜甜从那以后,学会时时观察妈妈的脸色。这就说明,在她的心里,妈妈也不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了。

    没有疏导的围追堵截

    孩子不仅对我们设定的规矩满怀疑问,有时候还会抛弃我们指给他的光明大道,妄图尝试自己的“奇思妙想”。但是,那些想法在我们眼里却是那么可笑、那么漏洞百出,甚至有危险。

    这时候我们怎么做呢?直接指出来他的想法哪儿是错的?孩子可能不信;让他去实践?可能有危险;不理他?可他会没完没了。

    我一般对孩子的想法都很感兴趣,因为我一直想知道孩子的小脑袋里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可是更多的家长觉得孩子的想法没有太多的价值,特别是那些明显行不通的想法,他们决不会浪费时间去考虑。我甚至还见到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不断产生的怪想法而烦恼,就想办法围追堵截,用不断的否定和批评让孩子的想法站不住脚,妄图让孩子从此断念,不再“胡思乱想”,乖乖跟随自己的指导。

    大概的情况恰如《蜡笔小新》里面小新对“小白”的做法:

    妈妈让小新去溜狗,小新不愿意去可是又不好违背自己的义务,就勉强拉着小白(他的宠物狗)来到街上。但是他依然站在那里不愿意走动。

    小白想往东走,小新拉住它,解释说:那边有条大黑狗,会咬你的。

    小白又想往南走,小新又拉住它,解释说:那边有个凶恶的老婆婆,她讨厌小狗。

    小白转头往西,小新还是拉住它,说:那边是个死胡同。

    小白只好往北回家,小新还是不想动,说:不能回家,妈妈会说我偷懒的。

    小白不知所措,只好蹲坐在地上,哪儿也不去了。

    科学新知

    认识“冷暴力”

    现在社会学家提出家庭“冷暴力”的概念,意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武力之外的语言、表情、甚至长期的冷漠所表达的厌恶、拒绝、忽视和惩罚。冷暴力不存在身体上的伤害,却直接指向接受者的心,产生的伤害更为深刻。

    家长对孩子的做法上同样也存在着这个问题。以上所说的几种做法就属于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

    以上做法最初的目的都是可以被人理解的,可实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带着个人不满的发作。人被气愤或者恼怒控制,就不再有辨别力和自制力,正所谓“当局者迷”。

    我们都有跟孩子冲突,或者用某种方法“制服”孩子的经历,你知道自己在当时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吗?你问过孩子他对你的感受吗?对照以上粗暴行径,做过的话就自己举手吧!

    你还是拿我当个外人吧!

    2004年我过生日的时候,非常期盼能有朋友送我个精美的日记本,那是我的最爱。可是到了那天,没能如愿。我因此很不愉快。

    那天早上醒来,开心爬到我的床上,把他自己做的一张卡片放到我的手上。卡片上画的是一个墨绿色的日记本,还有一支金色的钢笔。他的心意是明白的,可勾起了我心里的遗憾。我谢过开心,就把卡片压在枕头底下了。

    上午我们一起去地坛玩,照了些相。开心还采了一把早开的野花送给我,我才高兴起来。后来遇见了果果母女,果果的妈妈居然记得那天是我的生日,让我惊喜,而且果果也画了一张卡片给我,更让我受宠若惊。

    我想我当时太高兴了,没顾上看开心的表情,当果果表现得很喜欢我手中的花束时,我毫不犹豫就送给她了。

    我们一起吃过午饭才回家。我把果果的卡片摆在书桌上,喜滋滋地看着。

    开心悄悄地翻找着,后来就坐在我身边,轻轻地问:“你觉得果果画得比我好吗?”

    我一时没有真正明白他的意思,就说:“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这是礼物呀,你别那么小心眼!”

    开心低下头,嘴都撇起来了,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怎么回事呢?

    我一问他,他就泪汪汪的了。说:“我的卡片也是礼物呀,你怎么不摆出来呢?我给你采的花也是礼物呀,你怎么送了人,不拿回家插起来呢?”

    哦,原来是这件事。

    我说:“你是自己人嘛,果果是外人,对她要有礼貌嘛!”

    开心好像听明白了,就请求我:“妈妈,你还是拿我当个外人吧!”

    孩子的话让我顿时感到惭愧,我居然对自己的孩子都忘记了基本的礼貌。

    最好早知道

    亲近生狎昵

    中国有句古话:亲近生狎昵。说的是人们之间关系亲密了,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了,就会日渐淡忘人和人相处的基本礼数,相互产生不尊重的言行,乃至暗暗地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对于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来说,也是这样。

    所以,作为母亲,我们要时刻自我检讨,一面要维持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另一面还要注意亲密所带来的忽视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