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八十章 围点打援

第一百八十章 围点打援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燃烧的海洋 !

    最初几天,诺日罗夫没有做什么破坏性的事情,主要是战局处于胶着状态,谁也料不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以当时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每一场战斗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美俄联军在格罗兹尼少坚持一天的话,这场会战的结局就会截然不同,美俄联军在斯塔夫罗波尔多坚持一天的话,也会使整场战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埃利斯塔的中国军队如果晚一天行动,结果更会大不一样。

    总有言之,当时的战场局势非常模糊。

    诺日罗夫再自大,也不会在看清形势之前出手。

    打到二月十四日,第一个变数产生,即斯塔夫罗波尔被中国军队攻占,美俄联军开始向克拉斯诺达尔撤退。

    这下,战场局势变得对俄军不太有利了。

    斯塔夫罗波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座城市扼守着从北面通往埃利斯塔与从南面通往格罗兹尼的两条铁路线,前者关系到了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后者则直接决定了美俄联军在格罗兹尼的战斗。

    当时,格罗兹尼的战斗还没结束,美俄联军还在坚守。

    斯塔夫罗波尔失守,意味着格罗兹尼的数十万美俄联军将无法直接向西撤退,只能翻越高加索山脉,然后从格鲁吉亚的苏呼米前往索契,再从沿海公路去新罗西斯克、或者是沿铁路经阿尔马维尔前往克拉斯诺达尔。显然,这条路线非常遥远,主要是格罗兹尼这边没有穿越高加索山脉的铁路。

    事实上,就算有穿越高加索山脉的铁路,格罗兹尼的美俄联军也逃不掉。

    原因就是,中国陆军在这边已经投入了两个集团军,还有一个集团军随时可能到来,而美俄联军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军队的炮火打击下翻越高加索山脉,也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伤亡将在所难免。

    这下,问题出来了,还要坚守格罗兹尼吗?

    要知道,打到二月十四日,格罗兹尼的美俄联军差不多也快完蛋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二月十三日,指挥两个师的美军少将德罗尼就建议投降,但是被俄军上将基里连科拒绝。为了安抚美军,基里连科答应,在不得不撤退的时候,俄军负责殿后掩护。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基里连科没有坚持,而是采纳了德罗尼的建议,那么格罗兹尼的战斗就将在二月二十三日、或者二十四日结束。如此一来,美俄联军在斯塔夫罗波尔的惨败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可惜的是,格罗兹尼的美俄联军没有投降。

    虽然在一月二十四日夜间,得知斯塔夫罗波尔失守后,基里连科就给布鲁希洛夫发去电报,宣称将与格罗兹尼共存亡,而其间接含义就是,格罗兹尼已经守不住了,但是直到二十五日,布鲁希洛夫才把这封至关重要的电报交给诺日罗夫。从时间上看,布鲁希洛夫只耽搁了几个小时,可是这几个小时却至关重要。

    二月二十四日夜间,诺日罗夫决定帮助格罗兹尼的美俄联军突围。

    不是向南突围,而是向北突围!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诺日罗夫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收到了德罗尼少将从格罗兹尼发来的消息。因此有理由判断,在俄军留下来殿后的情况下,诺日罗夫认为有办法把两个美军师救出来。

    当然,必须为此动用预备队,打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诺日罗夫选择的反击地点,正是第一三九集团军驻守的埃利斯塔。

    也就是说,通过反击埃利斯塔,打通前往格罗兹尼的地面交通线,并且对围攻格罗兹尼的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构成威胁,迫使中国军队回防,格罗兹尼的两个美军师则将趁此机会向北突围。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诺日罗夫的这个决定是美俄联军在这场会战中战败的主因。

    客观的讲,这个决定确实非常错误。

    要知道,在这场意义重大的会战中,两个美军师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即便突围成功也很难扭转战局。如果说有什么意义的话,最多只能证明,中国军队的战线并不坚固,只能提振美俄联军的士气。

    可是,风险却太大了。

    要知道,在各条战线的进攻行动都不太顺利、战役进展大大低于计划、战斗打得愈发艰难的情况下,魏成龙迟迟不肯投入第二四二集团军,就是在等待机会,一个能够一举打破僵局的机会。

    诺日罗夫让格罗兹尼的美军向北突围,正好给魏成龙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说得直接一点,魏成龙获得了围点打援的绝佳机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诺日罗夫的最佳选择是让美军向南突围,翻过高加索山脉,再前往新罗西斯克。即便向西突围,美军也有希望从斯塔夫罗波尔南面的切尔克斯克与涅温诺梅斯克突围。

    战后,指责诺日罗夫的人都认为,这两种选择都不至于使战局彻底转变。

    当然,客观的讲,诺日罗夫在这个时候让美军向北突围,很有可能与他错误判断了战场形势有关。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美俄联军认为中国军队已经把十四个集团军全部派了上来。

    显然,这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要知道,四个甲类集团军都已上阵,而第一五四集团军与第二五四集团军也已上阵。至于原本应该派过来的第五十四集团军,此时正在西伯利亚收拾残局。

    也就是说,诺日罗夫并不知道,魏成龙还没有动用第二四二集团军。

    当然,战场局势,也很容易让他做出这样的错误判断,因为中国军队几乎在所有方向上的进攻与防御战都没有起色,打得极为艰难。特别是在北方战线上,三个集团军已经后撤了五十公里。

    要知道,这是自开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在大陆战场上进行战术撤退。

    如此一来,诺日罗夫就有理由相信,如果魏成龙手里还有预备队,恐怕早就用到更加关键的战场上去了。

    如果魏成龙手里没有预备队,诺日罗夫的做法就没有错,至少没有大错。

    要知道,围点打援的战术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就得看魏成龙手里有没有预备队,有没有办法围歼敌人的援军。

    所幸的是,魏成龙顶住了来自戚凯威的压力,保留了一支预备队。

    二月二十五日凌晨,美俄联军开始强攻埃利斯塔。

    战斗打响后几个小时,诺日罗夫才在吃早饭的时候,从布鲁希洛夫那里得知,格罗兹尼已经守不住了。

    有趣的是,这位上将非常沉着的吃完了早饭,才让参谋去联系德罗尼少将。

    可惜的是,参谋一直没能联系上德罗尼少将。

    原因很简单,基里连科在天亮前就让美军突围,德罗尼少将按照诺日罗夫的命令,率领美军从格罗兹尼北上。结果在清晨的时候,遭遇了第二三九集团军的突击集群,德罗尼所在的指挥部被全歼。这位倒霉的少将在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其乘坐的装甲指挥车就被一枚穿甲弹击中爆炸。

    德罗尼因此得到了一个第一:第一名在俄罗斯战场上阵亡的美军将领。

    在他之前,已经有三名美军中将、六名美军少将与十四名美军准将做了战俘,但是还没有美军将领在战斗中阵亡。

    没有联系上德罗尼,诺日罗夫并没感到不妥。

    似乎,他觉得德罗尼正在撤退,而中国军队又进行了高强度的电磁压制,所以没有与撤退的部队取得联系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也确实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在伏尔加河大撤退的时候,就有很多美军师没法与后方联系,只能按照最初收到的命令行动。

    结果就是,美俄联军依然在强攻埃利斯塔。

    事实上,到了二月二十六日清晨,美俄联军强攻埃利斯塔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突围的两个美军师已被击溃。

    当时,美军几乎抛弃了所有重装备,开始分散突围。

    不管怎么说,返回格罗兹尼是送死,而向西前往斯塔夫罗波尔也没有多大希望,东面则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军队。也就是说,只能继续向北前进,穿过格罗兹尼北部的大沼泽,努力避开四处搜捕的中国军队。

    其实,大沼泽确实帮了一部分美军,却吞噬了更多的美军官兵。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分散突围的美军官兵中,每十个就有四个被沼泽地吞没,剩下的六个中有五个成了战俘。

    问题是,即便有十分之一的美军官兵逃走,也无法立即赶到埃利斯塔。

    直到三月一日,诺日罗夫才从一名到达埃利斯塔的美军军官那里得知,突围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

    虽然诺日罗夫已经意识到,围攻埃利斯塔已经毫无意义,还随时有可能使美俄联军遭到反包围,但是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

    二月二十七日,魏成龙就把第二四二集团军派了上去。

    按照魏成龙的部署,第二四二集团军编成了二十支突击集群,专门在埃利斯塔北面的大草原上与美俄联军作战。

    在西边,第四十二集团军出动了五支突击集群堵截美俄联军。

    在东边,第二三九集团军出动了六支突击集群进行战术分割。

    三月一日下午,也就在诺日罗夫收到消息后几个小时,魏成龙向前线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