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铁幕1925 > 第三十五章 军工计划

第三十五章 军工计划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铁幕1925 !

    第三十五章军工计划

    没想到的是,张兆钾居然从平凉派了人找吴安平。那人见面就开门见山提出了张兆钾的要求,说听闻西峰镇粮食堆积如山,而张督正因陇东民间缺粮百姓食不裹腹而烦恼,希望吴安平能捐出些粮食救民。

    吴安平知道粮食到了张兆钾手中,不是用来养兵,就是转卖获利,根本不可能到饥饿的百姓手中。不过目前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就爽快拿出了一千万斤粮食,算是让张兆钾买口好一点的棺材。

    这一千万斤粮食到了平凉,让张兆钾对吴安平的实力震惊之余,也开始忌惮起来。

    应付完这些事,吴安平又把全副精力放到了军事训练中。

    要练好一支精兵,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标准只是练出一副精兵的架子,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但对于吴安平来说,即便是练出一副强兵架子,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缺乏有经验的训练人员,其次没有合适的场地,他现在所谓的训练,其实只是对行为和思想的规范,要让这五千人先统一思想,然后有一个兵样子。

    又过了几天,吴安平停止了统一的诉苦和三查活动,把这项活动下放到了各个宿舍,也就是各个班,又对训练重新做出了调整。除早晚五公里越野跑不变外,抽出一些队列训练好和枪械知识领悟好的人,组成了一个二百来人的训练规范团,由他们训练其他人,而剩余的七百多位成绩好的人则组成一个训练教导团,把每天队列训练的时间缩短为两个小时,其他时间一分为二,训练擒敌术,外加每人一把步枪,开始真正的持枪训练。

    其实步兵新兵训练科目很多,不过吴安平暂时顾不到,只好先从体能、队列、风貌着手,再教射击、擒敌等军事技能,然后再将每一种科目全面拓展,等都具备一定基础后,最后再严格标准,争取全员达标。

    例如队列训练,目前只有单兵队列和班队列两项,日后要拓展到三班四哨。体能目前只有早晚五公里越野跑,以后要拓展到百米冲刺、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组合体能练习等。

    军事技能要拓展到武装泅渡、障碍、器械、投弹及各类单兵战术,擒敌本来没有这方面的人教,但现在可以从西峰商团抽调一些老兵,辅以后世的军体拳、擒拿术等资料,也就勉强可以开展了。

    一些训练的强度吴安平安排的比后世新兵训练资料显示得还大,但目前训练方式简单,大部分只是纯体能消耗,只要饮食跟上,受伤的很少。这或许比建筑工人要苦许多,但诉苦与三查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掉队,和他们吃得其他苦比起来,有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幸福了。

    西峰商团人员的加入对训练的好处显而易见,他们也要参加各类训练,也要参加诉苦和三查,因为许多本就是逃兵,参加过军阀混战,在诉苦和三查中又揭露了许多这方面的内容,使打倒军阀建立新世界的正义性和目的性都得到了加强。不过最大的好处还不在此,不但擒敌训练得以开展,无弹射击训练也变得更有条理和针对性了。

    不管吴安平的政治水平高不高,诉苦和三查这种实例举证式的宣讲,对所有人都是很大的触动,无论你是否经历过苦难。西峰商团的大多数人也是穷苦出身,同样通过这样的活动,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而这正是吴安平最希望看到的。不过免不了有个别的,发现这里其实在酝酿造反后,心中惴惴,但高额的收入和五千多人爆发的气势,足以让这些人不敢生出任何告密的心思,甚至基于自身的阴暗心理,他们连退出都不敢提出。

    吴安平这段时间训练成绩上升很快,虽然不是拔尖的,但终于不再落后。不过要不是训练刚开始没多长时间,还缺不了他,他已经去干别的事情了,不是他畏惧艰难,而是有些事除了他能办,别人根本办不了,谁让d-7引擎在他手里呢。

    不过当那几位复蒙老兵和十来位军工专家终于抵达时,吴安平终于可以暂时脱身了。

    这些人中有的或许没到过甘肃,但谁都听说过西北的贫瘠,当他们进入西峰新城时,那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繁荣的街道、精神饱满的民众一起,对他们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一点一点清晰起来的新城巨大的轮廓,也让他们深刻体会中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力量。

    吴安平找了徐复郭一起接待这些人。住处都已经准备好,全是二层独栋的小巧别墅,送他们过去参观梳洗一下,吴安平在新城“贵宾楼”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新城的商业区陆续封顶了一些建筑,西峰老城的商家已经有一些入住这里,虽然庞大的商业区看上去十分清冷,但最近十几天开业的几家酒楼、会馆和酒店生意都十分兴隆,他们的顾客除了来这里提货、洽商的异地客商,最多的便是陇东集团旗下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这些人收入不低,没事每月都可以来几次,遇到家人过寿或有亲戚投奔等事时,也可以彰显一下现在富足的生活,再加上新城已经数万人口,而上档次的酒楼就这么两三家,不红火是不可能的。其实目前新城的商业活动还真繁荣,虽然实力雄厚的商家还不多,但临街摊贩和小商铺已经很多,基本上也都是陇东集团员工的家属在经营,税务自有镇公所打理,但出售商铺的收入却让吴安平不无小补。

    吴安平的新城开发,其实就是在经营城市,除了留足自己用的,其他都可以对外出售,这其实是很大一笔财富。用陶玉山的话来说,西峰建筑虽然越来越壮大,但从内部财务看却是纯支出部门,这一笔财富会是他们第一笔外来收入,那在集团内部来回的转账虽然实际上也是他们的收入,不过陶玉山不这么看,西峰建筑的员工也不这么认为。

    谭根在席间道:“虽然大体上还在建设初期,但已经可以感受到这儿的无限活力。吴安平,真没想到你居然经营着这么大一片事业。”

    徐复郭吃了口菜,道:“这新城半年前还是一片荒野,连个鬼影子也没有呢。”

    不但谭根不信,郭礼华、莫魁斗、郭老刀等人也一概不信。徐复郭也不辩解,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不得不信,这和他自己刚来时一样。

    酒过三巡,大家聊起军工方面的事情。听吴安平说,现在陇东集团已经可以批量生产步枪子弹、迫击炮弹和各类无烟火药,这些人倒没有太吃惊,但当他提起现在组装的步枪、轻机关枪及迫击炮,比起国外还要先进时,却没有人表示相信。

    目前民国各军阀几乎都有自己的兵工厂,大部分都能生产步枪和轻机关枪,但迫击炮以及各小口径野战炮能生产的却不多,而且无论那种都是相对列强落后不少,毕竟现在中国的工业基础太差。要说生产比列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这绝对是天方夜谭,估计这样的话只有外行才说得出来。

    专家们虽然没开口驳斥,眼中流露的意思却相当明确。

    徐复郭摇摇头道:“不怪你们不信,我刚来时也不信,不过我要告诉你们,这确实是事实。其实不但军工,陇东集团旗下各个工厂生产的产品,都较国外同类产品要好要先进,只是规模不够。所以你们适应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大家还是不以为然,但吴安平没必要在这里空口白舌地解释,相信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就明白了。不过这些专家的研究方向,还需要规划一下,毕竟现在已经出成品的东西,熟悉一下工艺和理解一下思路就行,更重要的是满足其他方面的装备需求。

    于是他对大家说道:“步枪、轻机关枪和迫击炮这三种武器,目前大家主要是借鉴一下思路,我需要大家将精力集中到其他新武器上来。枪械方面主要是手枪、狙击步枪、冲锋枪、重机关枪及半自动步枪,而火炮方面主要是单兵火箭筒、多管火箭炮、加农炮、榴弹炮等各类野战炮,至于弹药这一块,自然跟着枪械和火炮研制走,我会为大家提供必要的资料,相信会大大缩短研制时间。大家缺什么原料或设备,如果集团采购不来,可以集中到一起,每半个月我会处理一次,争取把大家的问题解决到。”

    吴安平话中提到的几种新武器,有的刚刚有了概念,有的连概念都没有出现,所以他只能大致解释了一下半自动步枪、火箭筒和多管火箭炮的概念和相关标准。这引起相关专家阵阵惊呼,觉得设计或许能够实现,但标准过高恐怕难以达到,即便吴安平再次强调会给出对应资料,还是有几个专家直摇头。

    撇下这些不说,谭根和赵礼华这里需要着重规划一下,但有些事也是两难,吴安平索性交由他们两个自己决定。

    吴安平对谭根说:“飞机研制我们暂时还是倾向于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目前以我们的加工水平和制造工艺还不可能实现,希望两位理解。不过我可以保证,

    我给你们提供的设计图绝对是最先进的,它应该还只存在于国外的研究机构中,希望你们可以先一步验证并将他们生产出来。”

    赵礼华无所谓,不管生产研制什么飞机,都是他的兴趣。但谭根是被吴安平一张喷气式飞机设计图引诱来的,听说不能立刻着手进行研制,当下便有些不高兴。

    吴安平又劝道:“不是我食言,只是困难远比谭先生想象的多。飞机制造我们本身就是从零起步,没有熟练的工人,骤然上马如此先进的喷气式飞机技术跨度太大,很不合适。而且,喷气式飞机有些零部件需要特种冶炼技术,在我们的钢铁工业启动后才有可能提供。虽然如此,我可以保证,再过两年一定会将喷气式飞机的研制提上日程,相信那时侯我们的条件也已经具备。”

    谭根仔细想想,还真像吴安平所说条件并不具备,只好叹口气不再吱声。

    吴安平抱歉一笑,又道:“关于如何开展飞机研制,我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专注于动力引擎的研发,一种是全面开展整机研制。因为飞机涉及图、引擎结构图、部件分解图及各项标准全套资料齐全,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复制一种或几种整机,这样可以先排出生产线培育技术工人,而且能满足使用,而后可以专注于动力引擎的研制,毕竟这是飞机的心脏,飞机先进与否,引擎是最关键的指标。”

    谭根和赵礼华对这种思路很赞同,兼顾了生产和研发,而且他们对吴安平提到的螺旋桨飞机设计图很感兴趣,又问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吴安平提到了后来德国生产的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日本零式战斗机和英国的蚊式轰炸机,这四种飞机在后来的二战中或许不能说是最优秀的,但绝对是优秀者之一。他准备把这些飞机提前复制出来,到1935年之后再换装更先进的飞机,始终保持比列强保持十年左右的技术优势。

    这已经让谭根和赵礼华惊叹不已,毕竟这四种飞机还要二十多年才能面世,其先进性可想而知。不过他们认为以吴安平的工业实力,还不足以将这些复制出来,虽然各种资料都齐全。

    不过吴安平并没有很急迫的需求,而且在研制这些飞机时,应该会有一些先期的实验型号,可能性能稍差些,但同比也应该是最优秀,足够使用了,他有信心到后年时,具备大规模生产四种飞机的工业实力,毕竟有了d-7引擎,一切都有可可能。

    谭根和赵礼华虽不知吴安平信心从何处来,但也认为参考这四种飞机的设计,短期内制造几种性能稍差的实验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